首页 男生 其他 重生诸天从光字片开始

第111章 借钱

  原剧中,汪小姐大学毕业后进入外滩27号工作,初入外贸公司的汪小姐非常幸运的遇到了她的师父金科长,身为职场新人,性格有些毛躁,金科长让她贴邮票磨炼她的性子,有次差点把珍贵的邮票弄丢了,恰好遇到新来外贸大楼寻求合作机会的宝总。

  在宝总的帮助下,找到了丢失的邮票,就这样新人汪小姐和宝总有缘结识。从此,汪小姐和宝总逐渐熟络起来,事业上互帮互助,共同面对所有,到了93年已是在上海商界名声大噪。

  她是一个没什么心机的人,性格风风火火,说话又不懂得弯弯绕绕。一个单纯性子的人,从来不会把人心险恶这四个字放在心上。

  不论与宝总是否有关,汪小姐在27号都是一个耀眼的存在。

  她的父亲是从27号提前退休的,而她的师傅正是现任科长。优越的生长环境,再有身份上的加持,使得汪小姐从学习到工作,各方面都很顺利,她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家对她很真诚。

  如此,就给了梅萍一个可乘之机。

  汪小姐一路顺风顺水,直到遇到同事梅萍举报她拿了宝总送的礼物,这是踩了外贸单位的红线,从此27号“汪小姐”变成虹口仓库“小汪”。

  后来,单位把汪小姐的事情调查清楚后,她可以重回27号工作,可汪小姐已经下定决心离开27号创业,从此再也无缘“金花”之位。

  如今汪小姐还没毕业,既然要助她成为27号的金花,徐朗未来的发展方向就要从做外贸开始了。

  这样才能有机会与汪小姐交集,给她的事业提供助力。

  徐朗住在汪明珠家楼上。这老弄堂的房子隔音差,他老爱半夜放音乐,为这事儿没少挨楼下曹阿姨(汪明珠她妈)的骂。可系统给他安排的人设就是个叛逆青年,曹阿姨越骂他越来劲,死活不改。

  在曹阿姨眼里,徐朗就是个混不吝的小痞子。自打汪明珠考上大学,曹阿姨防他跟防贼似的,坚决不让他接近自己闺女。

  刚刚,徐朗下楼经过曹阿姨家门口时,她们家门关得死死的。

  现在确实不是找汪明珠的好时机,反正来日方长,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徐朗现在最头疼的就是钱的事。他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只凑出几十块钱,这点钱连塞牙缝都不够。

  想来想去,他决定去找刘耕红借。

  刘耕红是JA区批发市场这一片的老大,四十来岁,手下有不少小弟,说话很有分量。

  徐朗和刘耕红是表亲,记忆中他能在思林路耀武扬威,很大原因是沾了刘耕红的光。

  到了刘耕红家,大门敞开,这家伙还在睡觉。

  徐朗直接把他拍醒:“红哥,借我点钱。”

  刘耕红眯着眼,不耐烦地问:“多少?”

  “两万。”

  “草,没有,滚!”刘耕红翻了个身,懒得搭理他。

  “那一万呢?”

  “也没有!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跑路啊?”刘耕红半趴着斜眼瞅他。

  “我打算进一批衣服,倒腾到熊国去卖,听说那边能翻十几倍。”

  刘耕红嗤笑一声:“你做梦呢?那边现在乱得很,搞不好血本无归!”

  “你就说借不借吧?”

  “不借!”刘耕红摆摆手,“你当我是开银行的?”

  徐朗从怀里掏出一块巴掌大的砚台,雕工精细,上面刻着繁复的花纹,一看就是老物件。

  “我把砚台押你这儿,总行了吧?”

  刘耕红一下子坐直了,眼睛瞪得溜圆:“卧槽,你来真的?这可是你爷爷的宝贝!”

  “废话,我还能骗你?”徐朗撇撇嘴,“咱俩好歹是表兄弟,你就说借不借吧?”

  刘耕红接过砚台,翻来覆去地看,啧啧称奇:“我家老爷子念叨这玩意儿多少年了,你真舍得押给我?”

  徐朗点头:“至少一万,少一毛都不行。”

  刘耕红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咧嘴笑了:“行啊,你小子够狠!不过……万一你赔光了,这砚台可就归我了。”

  “放心,赔不了。”徐朗笑道。

  刘耕红打开柜子,从一堆乱糟糟的衣服里面掏出一个铁盒,从里面数出十沓大团结丢在床上。

  徐朗拿出纸笔,写了张借条放床上,把钱塞进怀里。

  刘耕红在一边看着,心中肉疼不已。

  “红哥,诸暨那边你有熟人没?”

  “买衣服?”

  “嗯。”

  “认识几个。不过,那边的人做事有点野。你和他们打交道,要小心一点。”

  “行,待会去市场,我给他们打电话。”

  徐朗跟着刘耕红到了批发市场,刘耕红找到一个摆摊卖衣服的商贩问:“阿强,麻老板的电话你有吧?”

  阿强回道:“有的,红哥。”

  “你把电话给我,我有事找他。”

  阿强从包里找出电话本,翻找半天,他把本子递给刘耕红:“就这个号码。”

  刘耕红接过来看了一眼,扭头对徐朗说:“你抄一下。”

  徐朗摇头:“不用,我记下了。”

  等刘耕红和诸暨那边联系完约好时间,刘耕红说道:“阿朗,要不要我叫两个人陪你去?”

  徐朗笑笑:“我是去谈生意,又不是打架,叫那么多人干什么。”

  “乡下地方规矩少,你带这么多钱,万一被人抢了怎么办?”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刘耕红看着这个初出茅庐的表弟直摇头,年轻人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转念一想,让他吃个亏长长记性也好,便点头道:“行吧,有事随时来找我。”

  从表哥那儿出来,徐朗去市场挑了几件大号的男式夹克,拎着袋子就坐上了去汽车站的公交。

  这一路要转好几趟车,他在杭州车站将就着睡了一宿,等折腾到诸暨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徐朗在附近找了个电话亭给麻老板打过去。等了快一个钟头,才看见一个穿蓝衬衫的男人骑着摩托车突突突地开过来。这人看着三四十岁,皮肤黝黑,胡子拉碴的,但眼神透着股精明劲儿。

  “你就是徐老板吧?”

  “对,刘耕红是我表哥。你是麻老板?”

  麻老板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黄牙:“啥老板不老板的,叫我老麻就行!上车!”

  摩托车一路颠簸,从城里的水泥路开到郊区的土路上。坑坑洼洼的路面溅得徐朗裤腿上全是泥点子。

  开了好一阵,总算是到了地方。只见一片用石棉瓦搭的棚户区,歪歪斜斜的,看着都快要塌了。

  麻老板停好车,笑着说:“乡下就这条件。别看地方破,做出来的衣服一点都不差。阿强那边的货都是我们这儿出的。”

  推开门,是个百来平的小作坊。十几台缝纫机摆着,货架堆得乱七八糟,几个小年轻叼着烟在边上晃悠,看着就不像正经人。

  徐朗也不在意:“地方无所谓,能做出来我要的货就行。”

  麻老板搬来把椅子,又倒了杯白开水放在临时搭的木板上。徐朗把带来的袋子往桌上一倒,指着里面的夹克说:“就照这个款式做。料子要结实,质量不能比这个差。要是做得好,以后还找你们拿货。”

  麻老板拿起衣服仔细看,旁边几个小年轻也凑过来。看了半天,麻老板问:“徐老板要多少件?”

  “你先开个价。”

  麻老板琢磨了一下:“十二块一件。”

  徐朗冷笑:“市场上买也就这个价,我大老远跑来还这个价?麻老板没诚意啊。”

  话音刚落,几个小年轻就围了上来,面色不善。

  “怎么?想动手?”徐朗眼皮都不抬一下。

  麻老板见徐朗面不改色,心里暗暗吃惊,这年轻人不简单。他摆摆手笑道:“乡下人不懂规矩,徐老板别见怪。现在日子不好过,就指着这个吃饭。您说个价,要是量大,都好商量。”

  徐朗想了想:“十块一件,我要八百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