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铁血之宿敌

第21章 徐州会战 ~汤头镇

铁血之宿敌 紫玄心丿 5017 2024-11-15 06:46

  徐州会战1

  工藤拓哉恢复后分配到第3师团第1旅团第1联队第3大队任队长

  中佐军衔。

  但是因为自己的履历和身份,

  大部长官对他毕恭毕敬。

  甚至大佐少将遇到他,也会主动问好。

  。

  一战成名。

  虽然不是因为自己的战绩。

  。

  也让他感觉步履维艰。

  。

  在宽敞装修讲究的会议室中正在召开作战会议。

  精致小巧的放映机中,正播放未来主要敌人的资料

  李宗仁广西临桂人桂系首领

  北伐期间战功赫赫,临危受命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坐镇徐州。

  第五战区除桂系李品仙第十一集团军和

  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外其他各部队都是从各个战区抽调而来。

  李品仙,广西苍梧人。1890年出生。

  曾参加辛亥革命首义

  保定军校一期毕业

  1937年12月出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

  廖磊广西陆川人

  1890年出生,曾参加辛亥革命并参与北伐。

  1937年十月出任第21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十八军军长。

  白崇禧也有可能调往徐州。

  我军从济南南下,长驱直入。必定所向无敌。。

  从济南到徐州多是山地。

  有利于敌,不利于我。

  桂军较有有战斗力

  。

  。

  。华北方面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的作战计划是。

  两路大军向徐州东北60公里的台儿庄进发。

  东路坂垣征四郎第5师团直扑临沂

  西路矶谷第10师团南进滕县

  以台儿庄会师合攻徐州。

  。

  。不知道各位有什么不同观点。

  。

  西尾寿造的计划让下面所有的将军表示肯定。

  工藤拓哉的父亲畑俊六也表示肯定。

  。

  “那就这样定吧。”。

  “等等。”。

  工藤拓哉突然喊了一声。

  。

  随后站了起来。走到左边的军事地图跟前。

  “

  将军的计划非常好。不过我想补充一些。

  大家请看。我们虽然占据了北方大部城市。

  南京也被攻克。

  我们的计划就是拿到津浦铁路,陇海铁路。。

  但是我们的兵力实在是太弱了。才六万人。

  中国的道路并不畅通。

  而这一路都是山地。这种迅捷的打法很正确。

  但就是太正确了,

  让敌人也会想到。

  我们这样的作战计划,会把部队扔进敌人的包围圈里。

  这里可是中国,他们除了从广西来的桂系部队。

  可以从本地征召部队。

  其他各部驰援也很迅速。

  所以我的建议是。

  南部军队过蚌埠北上。截断敌人西南面的退路。

  我们河南的部队抢渡黄河,攻克对岸防守薄弱的各城。

  这样我们就可以战略包围徐州。把战争主动权完全交付于自己手中。。”

  。

  畑俊六把手中的方案扔在桌子上。

  “。小孩子,乱说话。你知道的还太少,不适合做任何计划。你立刻去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做观摩大佐,向他学习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将军。我与他是旧相识。绝对不难为你。”。

  。

  。

  1938年二月。拓哉跟随四郎的部队从青岛出发,一路南进。

  想和第10师团组成楔形攻势,一同攻克台儿庄。

  第五师团来自广岛,

  素来有艰苦卓绝,意志坚强出众。

  从而成为日本陆军常设师团,而且还是少有的机械化精锐部队。

  日军有常设师团和特设师团两种,特设师团是预备役以及后备役。

  常设就是战役部队。

  守卫临沂的是中国第三军团,

  名为军团只有一个军。

  军下只有一个师。两个旅。

  军团长庞炳勋。。

  。

  。

  。

  军队一路前进,在推进到临沂东北汤头镇。

  。

  征四郎集结坦克部队,炮口瞄准镇门。

  派遣数架战机飞临汤头镇,临沂市。投下数千招降宣传单。

  责令中国军队在3月3日前举枪投降。

  否则攻城开始。

  。

  征四郎明白庞炳勋是老军阀,在军阀作战部队。

  他们只认自己的长官和粮食。

  承诺投降以后善待军民,可以将庞部编入大日本陆军特设第5集团军。庞炳勋任中将。

  。

  。

  庞炳勋在老旧青砖房中,房梁都塌了半截。屋顶漏出一角。

  他拿着手中的传单。再看看面前刚刚从连云港换防过来的士兵。

  面黄肌瘦,身穿单薄的青色军装。

  上一批的补给还没有到,一大批枪支急需更换。相当一大批都是自己当军阀时候购置的汉阳造。

  火炮匮乏,炮弹也没几发。

  而敌人却是拥有空军支援的坦克部队。

  。

  战士们在汤头镇太平镇日夜挖战壕。

  临沂城内开始冶炼生铁打造大刀。。

  。

  随即从抽屉中拿出一块白布。

  。四周的军官看到这一幕,宣传喧闹的指挥部霎时间安静下来。

  。

  “军长。您可别负了李宗仁长官的重托呀。”。

  一旁土色军装的军人突然说了一句。。

  站在庞炳勋左侧的警卫员冲过来。

  一下就把这军官按在桌子上。

  右胳膊死死卡在他脖子上。

  左手熟练地拿出匕首,

  准备把他脑袋割下来。

  。

  刀刃已经划破头皮。

  。

  就在这时,

  庞炳勋奋力大喊。

  “慢着!”。

  。。

  说完这句话,他把传单撕碎,

  又重新把白布放在抽屉里。

  “放开他!。我只是想擦擦桌子,刚才屋顶的网泥掉桌子上了。

  你这么激动做什么。?我庞瘸子是那种不打就认怂的吗?

  马上电令一线部队,努力备战,不得懈怠,任何人不得主动投降。”。

  。

  3月3日傍晚六点。

  。坂垣征四郎命令第三坦克大队,航空第十二大队,掩护第一,第二大队,第五骑兵大队攻击汤头阵地。。

  第三军团下第一旅严阵以待,

  。

  枪上膛武器弹药集中。

  防护沙袋防护紧密。

  所有人员将步枪从各个沙袋缝隙中伸出,只漏出一个小眼。

  指挥官从望远镜中看到敌方在射程之外疯狂修筑工事。

  。

  他咬咬牙,紧张地从木头窗口看着北方。

  。

  突然间天空上响起轰鸣声,

  一发50公斤炸弹倾斜着朝着指挥所飞来。

  那破空的声音精锐,敏感。

  。

  不好!!!在临时指挥室的所有军官听到声音立刻朝远方冲刺。

  。

  爆炸声让耳朵几经阵痛,除了耳鸣,已经听不到其他声音。

  。

  脚下灰色的泥土飞起一米多高,

  焦急的步伐用尽所有的体力。

  呼吸一次比一次艰难。

  肺腑的疼痛突然间无限放大。漫延到全身很多地方。

  。

  脚下有大块的水溅落的痕迹。

  。低头一看,

  一枚弹片冲过左腹,小肠被撕开,血水带着自己的消化残渣涌出身体,

  刚刚溅落起来的就是它们。

  双腿已经难以控制,每迈出一步,那拉扯的力道就痛不欲生。

  双腿一软整个人趴在地上。侧过头的右眼艰难地看着周围。

  那如雨点般的炮弹砸在地上。

  身体还能感受到轻微的震动。

  。

  耗尽半个月修筑的工事在两个小时内被基本轰平。

  中国掩护完备的炮兵阵地还没打出一发炮弹,就已经被彻底摧毁。

  。

  指挥部摧毁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汤头镇阵地。

  士兵们稍微失神。还是努力盯紧敌方阵地。

  。

  一辆坦克缓缓朝着阵地走去。

  一个喇叭伸出舱门。

  “对面的中国守军们。

  你们汤头镇阵地指挥所已经被炸毁了。

  现在放下武器。

  大日本皇军可以保证你们的安全。”。

  。

  一发子弹打了过去。

  那喇叭被一枪击中,伴随着刺耳的电流声,声音已经难以听清。

  。

  坦克大炮竞相开火。

  只有轻武器的中国士兵趴在战壕里。,

  只要炸弹在附近10米远的地方爆炸。

  那冲击波推在人体上。

  就像是被汽车碾压过。

  体内器官震动出血。

  不少士兵死后仍旧趴在那里,那短暂的痛苦让他们不得不蜷缩起来,想以此减轻痛苦。

  不过仍旧无力回天。

  七窍流血而死,

  中国古典小说里最恐怖的死法。

  在战场上确是最温柔的告别仪式。

  因为好歹还留个全尸。

  没有在肢体残缺后忍受无尽的痛苦和恐惧。

  经历半个小时到一个钟头的失血过程,最终死去。

  。

  。

  历经十年内战的幸存老兵们只是稍稍看一眼。

  如果战友死的时候没有闭上眼睛。就为他轻轻合上双眼。

  。

  握紧步枪继续瞄准北方。

  。

  。

  日军在坦克掩护下开始朝着中国阵地冲刺。

  一旦队友被击毙,立刻搜寻敌人所有位置。

  向坦克汇报方位。

  坦克手接到信息,立刻开火还击。

  。

  日军越靠越近,幸存士兵用手榴弹开始还击。

  那木柄手榴弹战斗部最多只有200克火药。

  还没有能力装备甘油手榴弹。

  。

  爆炸以后战斗部炸裂金属外壳,弹片冲刺到坦克上,

  一道明快的细小划痕出现在坦克上。

  这只不过是掉点油漆。

  。

  坦克继续向前走,中国军队的防护形同虚设。

  很快第一道阵地已经失陷。

  。

  士兵们立刻在步枪上安装刺刀。

  。

  想和第一波冲刺过来的敌人纠缠到一起。

  。

  那坦克吐出无情的火舌。

  最前面大部冲刺的士兵被射杀。

  在战场的某些地方,已经变成一边倒的屠杀。

  因为坦克实在是太恐怖了,只有轻武器和手榴弹的士兵无法对敌人坦克造成任何伤害。

  。

  。

  3月5日早上。

  汤头镇阵地已经一片宁静。

  。

  得知一个旅4000人大部战死的消息。

  在作战室中画进攻路线的庞瘸子扔下手中的笔。

  “这仗没法打了。。他奶奶的。立刻求援。30多个小时4000人就报销了。我庞某人没打过这么窝囊的仗!

  给我发报。我要支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