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1635南洋霸主

第6章 挖坑与发展

1635南洋霸主 新钓的河 2758 2024-11-15 06:59

  时光匆匆。

  如今已是小团体碰头会议后的第五天。

  武岑的提议确实老练稳妥,这几天来朱烨抽调精兵临时组成个百人队,以拉练的名义实验土工作业。

  结果问题频出,几乎算得上一步一坑。

  最先碰到的问题也最棘手,更是直指问题的本心,那就是土是真他娘的难挖啊。

  总说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坏的牛。

  朱烨原本对这句话的理解只局限于不太正经的地方,可亲自下去挖战壕之后,他总算是明白为啥耕田需要用牛,而不是直接上人干了。

  因为那是真的累,不但累还容易受伤。

  且不说土里的石头树根各种杂物一不小心就震得手腕发麻,单说把厚实的土层弄散,使之方便挖掘都费了大力气。

  另外当前的冶金技术也不够发达,钢制工具更是无从谈起,铁质工具的磨损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对于大炼钢铁的迫切需求又增加一条原因。

  朱烨梳理当前急需处理事情的优先级:

  首先就是应对荷兰人的战争威胁,后续看看能不能签个协议什么的先稳步发展一波,当然偷鸡还是要的,万一一波反推把热兰遮城给攻下来了呢?

  没道理放着独占东番的好处,而选择卧榻之侧还有掣肘。

  其次就是加强人口的输入,人口是发展的基石,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什么都是空谈,看着如今大片的荒地杂草丛生无人开垦,种田基因觉醒的朱烨只觉暴殄天物。

  这几天他也不是单纯的干等,训练的同时也在研究商城内的物品,虽然好东西买不起,但是看看简介也能收获不少有用信息。

  朱烨就发现南瓜真是个宝贝,原本他的目光都放在土豆、红薯、玉米这些世人常说的高产作物身上。

  只是可惜高产的前提是精心照料,人工和肥料缺一不可,虽然不太挑地,可一般开荒的生地或者半熟地,产量也不会太高。

  最主要的是,目前的品种并不如后世品种那般优质高产,而想要后世的品种,商城中的价格又太贵,他即便放弃其他发展,梭哈全买种子也买不起多少,种满现在的控制区都费劲,更别提开荒更多区域,引进更多人口了。

  首要人口问题不解决,其他一切都是空谈,难道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朱烨有些头疼,企图换换脑子浏览蔬菜水果区域,看能不能满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另外一层考虑是:蔬菜水果也是口粮的补充。

  然后南瓜这个各项数值都和其他蔬菜格格不入的家伙,就闯入了他的视线。

  南瓜种植方面不挑地,山坡薄田甚至于旱地都能长的不错,最主要是不需要人特意照顾,不需要人特意照顾,不需要人特意照顾,重要的特点说三遍。

  三四个月就可以收获,产量又大又耐储存,在东番这样的温暖区域,甚至全年都可以种植收获。

  嫩茎叶花全部可以食用,还附带清热消炎,通便镇痛的功效,南瓜子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祛除蛔虫,这么完美又全能的作物,他竟然了解不多,简直离谱。

  朱烨只需要选择一块需要开垦的土地,清理好隔离带,随后放火烧山,烧剩下的草木灰作为肥料,至于树根之类的玩意也不需要挖出,地里直接种上南瓜就可以等待收获。

  空出的人手完全可以另外专心清理土地,将生地开垦成熟地,或者直接在种南瓜的地方挖掘树根,清理杂物,生地变熟地,四舍五入等于平白省出一倍的劳动力。

  如果实施顺利,对开荒的效率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

  要知道开荒最麻烦的事情其实和行军打仗是一样的,那就是消耗。

  须知两者都是没有产出的,如果无以为继,或者不能构成有效的正向循环,那么行动自然会被终止,毕竟人是需要吃饭的,没有饭吃,哪有力气打仗或者干活。

  至于什么挖树根麻烦,说白了还是因为产出的问题,人不能不种地只挖树根,树根又不能当饭吃,只挖树根要么花钱买粮食,要么饿死。

  这才是现实的二极管,去种地就没力气挖树根,挖树根就没力气种地,就是这么简单。

  而南瓜则可以打破这个二极管,使开荒这件事走向正循环。

  最妙的是,南瓜现如今的品种也足够优秀,不但种类繁多,而且产量也十分不错,放养的情况下两三千斤都是寻常,更好的品种土肥跟上,四五千斤也有可能,当然最好还是用化肥,二十一世纪的南瓜甚至有亩产万斤的。

  没有对比可能对此没有什么概念,拿现在的明朝举例,如今不考虑干旱歉收的情况下,北方小麦每亩年产也就200斤左右,南方水稻两熟或者三熟,平均亩产也就三四百斤,就算三熟取最高亩产一年下来也只有1200斤。

  要知道在东番南瓜可以全年生长,按照4个月一个周期也是三熟,取最低的2000斤亩产,那也是恐怖的年亩产6000斤。

  所以说清朝时南瓜大范围被种植是有其原因的,实在是太高产了。

  敲定以南瓜作为移民的保障,外加贸易采购和商城粮食作为保底,大范围移民这一条也可以加紧上马。

  获得稳定的发展机会,又有了足够的人口,最后朱烨想要发展的就是钢铁工业了,穿越不大搞高炉炼钢,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

  更何况他是有挂的男人,别的穿越者不知道矿产位置,放到他这里就只需花费几千点买张资源分布图而已,简简单单。

  唯一可惜的就是东番岛的工业禀赋不足,煤矿虽然有但是品味一般,铁矿更是贫瘠,都是零散的小矿脉,放到现代那都是没有多少开采价值的存在。

  当然起步阶段朱烨也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先用本地铁矿撑着,真等规模发展起来了,到时候是进口原料还是转移工业基地,那是以后地盘扩大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其实也无需担心,和东番隔海相望的福建本就是矿业大省,更不用说琼州岛和越南,都是海运方便且资源丰富的地方,不考虑成本问题,其实在东番发展工业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更何况朱烨自信,真要论成本他发展的工业必然也是最低的,没办法,谁让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呢。

  畅想着东番以后的发展,朱烨脑门上开始冒汗。

  倒不是什么别的原因,单纯是此时的天气格外的热,也没有一丝风,高湿闷热估摸着晚上可能会下大雨的模样。

  不说训练了小半天的百人队,饶是朱烨这种人形怪兽也有些疲惫。

  解散队伍就地休息,顺便让伙头兵送来早就备好凉茶给大家解渴祛暑,朱烨也就着阴凉休息,捉摸着今天训练的得失收获。

  看来挖战壕的战术确实有些太过超前,以当前的生产力还不足以驾驭这个大杀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