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家父刘阿斗

第104章 爆竹声中一军除

三国:家父刘阿斗 蜀道衫 2839 2025-06-27 15:15

  郭淮循声抬头往山顶望去。

  只见数千道黑影从天而降,纷纷朝魏军砸来。

  “举盾,快举盾!”

  郭淮还以为是弩矢,连忙让众军拿盾牌防御。

  可黑影们到了近前,郭淮才发现,那些居然是一个个被绳子绑缚住的竹筒。

  “不对,快防范敌人火攻!”

  郭淮脑筋转得极快。

  他虽不清楚竹筒里装的是什么,但立刻猜到大概率是引火之物。

  火攻,唯有火攻才有可能以弱胜强,战胜自己强大无比的三万兵马。

  对此,精明细心的郭淮早有准备。

  部曲中不少马匹都携带着水袋水囊,关键时刻,这些饮用之水足可以救火。

  此时又值七月,山路两侧茂盛的灌木尚没有干枯之象。

  周围可燃物不多,火就烧不起来。

  只要待会儿不慌不乱,指挥得当,很快就能把火势扑灭。

  郭淮对自己的士兵非常有信心。

  可接下来,映入郭淮眼帘的并不是一道道火光。

  而是“嘭!”、“嘭!”、“嘭嘭嘭!”……

  无数道震耳欲聋的炸裂声在魏兵周围响起。

  随之而来的,还有弥散在每个人头顶的白色粉末。

  “此乃何物?!”郭淮心头大骇,胯下战马更是受到惊吓后向前狂奔。

  就在这时,一道碎铁片从某个炸裂开的竹筒中飞出,穿过白灰,正好扎在他的左眼之上。

  “哎呀!”郭淮疼得哇哇大叫。

  但多年来面对危险时的丰富经验,还是让他下意识伏低身子,紧紧趴在马背上。

  耳侧,全是士卒们撕心裂肺般的哀嚎。

  有人半边脸被碎裂的竹片直接削去,有人胸口扎甲处深深刺入一根铁钉。

  就连郭淮的战马都被无数碎铁扎出道道血洞。

  鲜红的马血摸在郭淮手中甚是粘稠,但他现在可顾不得这些。

  能逃出这条山路,才有求生的可能。

  可令他毛骨悚然的声音再次从山顶上传来。

  “给老子扔!”

  刘瑶发下命令,三千部曲同时将手中竹筒掷向敌人。

  “好,换下一个筒,重新装水,准备再次攻击。”刘瑶统一发出指令,让士卒们严格按步骤操作。

  只见汉军一个个拿起原本系在腰间的竹筒,打开盖子,往里面灌入清水。

  竹筒内壁有一道刻线,清水没到此处就必须停止填装。

  而原本竹筒里面装的,则是磨成齑粉的生石灰。

  汉军士卒们在刘瑶之前的多次教学演练下,此时的操作无比熟稔迅速。

  “好,听我号令,封盖、绑绳!”刘瑶指示一下,柳隐和数十名屯长、队长、什长们便同时向手下传达命令。

  将近三千人的队伍,几乎能做到行动一致。

  士卒们很快封好竹筒盖子,再用麻绳紧紧捆好。

  “使,劲,摇!”刘瑶扭动身体,做出示范。

  众人得令,挥动多年练就的麒麟臂,用力摇动手中竹筒,将里面的生石灰和水充分混合。

  刘瑶则在一旁大声数了起来:“一、二、三……”

  这条山路两侧的山比之前要高一些,因此刘瑶只数到了二十,就让手下立刻将竹筒给扔出去。

  竹筒中的生石灰粉与水发生剧烈放热反应,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又被绑了绳子的竹筒束缚,导致筒内压力陡然升高。

  竹筒从山顶而落,刘瑶嘴里却仍没有停止数数。

  当他数到二十五时,竹筒再也抵挡不住内部的蒸汽压力,而这时,一个个竹筒刚好被投掷在魏军身旁。

  数千根竹筒接二连三发生猛烈爆炸。

  而石灰也随着炸裂的竹筒碎片四散弥漫开来。

  为了减少魏兵痛苦,刘瑶还贴心地在每个竹筒的生石灰粉中,掺杂了许多碎铁片和小铁砂。

  这些都是蒲元等铁匠打造兵器时收集的下脚料。

  如今却成了魏军士兵的极乐丹。

  这些生石灰竹筒虽经刘瑶反复实验,仍有不少没有成功发生爆炸。

  有的是因为士兵们没有绑好麻绳,竹筒内蒸汽提前破开盖子逃逸出去,没能继续蓄力加压。

  有的则是因为个别竹筒材质的问题,无法实现炸裂的效果。

  不过,这些都在刘瑶考虑之内。

  简单粗糙的竹筒炸弹,不可能不出质量问题。

  质量不够,那就数量来凑。

  所以,他让每名士兵都陆续投出七八枚竹筒炸弹。

  就算只有一半成功爆炸,这三万魏军也将面临上万枚如此残暴的武器。

  用来制成碎铁片、铁砂的矿石是南中产的,这些魏军不用亲自前往,就能在千里之外吃到南中特产,实属幸运。

  在鞭炮般的爆炸声中,幸运的他们欢快地唱着、跳着。

  激动之处,有人把嘴巴给唱没了,有人把手脚给跳断了。

  场面无比热烈。

  与刘瑶所看到的喜庆场面不同,此刻,郭淮左眼一片殷红,右眼的视线也已经让石灰粉尘迷得模糊不清。

  周围是一片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还有鬼哭狼嚎般的惨叫声。

  以及如同天降一场大雾、四散弥漫的石灰粉。

  宛如人间炼狱。

  他强忍着痛苦,大声招呼副将徐质。

  自己如今已几乎丧失指挥能力,需要徐质来带领士卒们冲出伏击圈。

  可郭淮好不容易找到徐质的战马时,却看到这个魁梧的将军硬挺挺趴在马背上,早已没了鼻息。

  徐质没有他这般幸运,一个竹筒刚好在面前爆炸,数颗铁砂从眉心打入,直接搅乱了他的脑浆。

  殷红的鲜血、洁白的石灰,在他脸上混成了一种诡异狰狞的粉色。

  再加上一双瞪得溜圆、死不瞑目的双眼,更令徐质看起来恐怖无比。

  郭淮暗骂一声,只好攒足了气力大声呼叫周围残存的魏军,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向前突围。

  没错,是向前而不是后退。

  部队混乱之中调转方向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而在此地耽搁越久,敌人的竹筒就会在身边爆炸越多。

  只要快速冲出伏击圈,部曲在山路前方出口集结,一样可以重整旗鼓。

  郭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惨烈场面,却仍能保持一丝冷静。

  不愧为一代名将。

  而雍州魏军亦是经过当年司马懿训练过,纪律严明、骁勇善战的勇士。

  哪怕被炸死炸伤一万多人,剩余的魏军还是在听到郭淮的命令后,快速向主帅集结,跟着他一齐往前逃窜。

  名将加悍卒,放在哪里都有强大的战力。

  可惜他们遇到的是刘瑶。

  郭淮千算万算,还是没有想到。

  就在山路出口,正有一支五千羯人组成的雇佣军如饥似渴地等候自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