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说完国事谈家事!
...
兵权问题乃是一个国家统一的原则问题,兵权不在手上,就没有主动权,任何大动作都少不了动用兵马,所以兵权至关重要,
刘启一听,有些头疼,扶额叹气道:
“兵权不可能完全收回,总有人养私兵门客,这也是他们自己出钱,只要可控,朝廷不能管的太严,又不是养猪!”
只要不是与朝廷对立,朝廷不会限制人的想法,朝廷对人压的越是厉害,反弹起来的危害也会越大,历朝历代,皇家都不敢过多干涉,说白了,大家都是一条命,有些只不过是有人保护才那么难杀罢了,
对此,李蓬蒿也是一开始想试探一下刘启的态度,倘若他敢,自己的满清十大奴役法不愁没有地方用,但只要刘启有良心,李蓬蒿还是愿意贡献一些好的计策,
“陛下,这些人私养兵客也可以,但再怎么也是要钱的,王侯将相皆为朝廷附属,只要把控他们的钱财,他们所做的事情大小自然也在朝廷的管辖下,这就是换一种思路的管控嘛!”
刘启听罢眉头一挑,如拔开云雾见青天,“此计甚妙,说起来不限制他们这帮人,实则在某些地方搞些缺陷,让他们把矛盾转移到这些缺陷上,从而忽略朝廷的用意,好!好!蓬蒿,你肚子里怕是一锅坏水等着倒吧!”
经过李蓬蒿的点明,刘启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要点,说李蓬蒿一肚子坏水,实则肚子里的坏水也是多的很,只是没地方倒罢了,
李蓬蒿微微一笑,转移矛盾这种计策已经被玩烂了,但也确实好用,说到底是‘大好人’开金口,底下的人去做,做的好是‘大好人’说的好,做的不好,就是底下的人不会办事,关键在于最底下的人不敢去怀疑‘大好人’的权威,
刘启回味了一下刚刚的计策,心中甚是高兴,晁错一死,朝中许多忠臣都闭上了嘴,在刘启最失落的时候,还能有李蓬蒿献策,除了高兴没别的心情,
“蓬蒿,虽说朝廷收回部分兵权是好的,但维持这些兵马的钱财可是又多了一大笔,而且之前的计策中,对平民减轻赋税,朝廷的财库就会少很多,这样下来,这一大批钱怎么弄?”
有句话说的好,用钱创造快乐,没钱玩你麻痹,泱泱大国,连养兵马的钱都不够了,这还怎么玩?
“陛下,臣后面正要说这个事,国以民立国,平民的利益不能动太多,其乃泛舟之水,但有一部分人为水中浮木,亦或者是舟上的蛀虫,经济的发展还是要靠平民来推动,而不是靠某些特定阶层,
毕竟平民的数量是最多的,只要平民出一份力,汇集千万平民之力何愁不能解决问题?这经济还是要靠平民来支撑,但农业是基础,不能动,那么关键就在于商贾!”李蓬蒿缓缓道,
一句话,要想杀猪也得先养猪!
“商贾之道泯灭本心,这又何从说起关键在商贾?”刘启疑惑道,
自古商贾之道难登大雅,其实还是鄙夷其中虚假不务实的行径,也可能是为了抵制平民中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导致社会群体收入不均衡,不利于管控吧,总之用意一大堆,明白点就是要穷大家一起穷,
刘启只是轻轻点了一句,并未太深入,
李蓬蒿深深的看了刘启一眼,得,今天不出个几斤口水是不行的,
“陛下,此商非彼商,商贾之道人可行,国亦可行!”李蓬蒿深深的说道,“盐钱这俩样不就是朝廷在管控吗?”
“你的意思是朝廷插手一些行业?”刘启的脑袋瓜子疯狂转动,差点跟不上李蓬蒿的节奏,
饶是如此,也让李蓬蒿惊叹皇帝的学识不是一般的高,虽然限制于时代的发展,但当皇帝还是需要足够的知识基础,要不然两眼一抹黑,说啥也不知道就难搞了,
看见刘启跟得上节奏,李蓬蒿笑着点了点头,
“没错,平民不好从商,但朝廷可以开设各行的商行进行商业发展,还可以放出一大批位置让人劳作,大汉一边提升国内水平,一边开发其他国家的商贸往来,然后互通往来,这不就增加朝廷收入了吗?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还有好多方法,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对粮食作物的增产,培育良种,制定耕作建言广布于民,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哈哈哈!好!蓬蒿,大汉有你,朕很放心!”刘启开怀大笑道,
“谢陛下!”李蓬蒿微微一笑道,
和李蓬蒿讨论了那么久,刘启的大脑补充了一堆有用的知识,很是满足,
“蓬蒿啊,如今万事俱备,你可定下日子,何时完婚?”
嗯?怎么画风突变的这么快?刚刚说的国事,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家事?
李蓬蒿沉吟了一会道:“陛下,臣打算过段时间去趟临邛,也打算完婚了!”
“那要抓紧,如今南军事务还不算多,你看着点,到时候朕还要去喝你的喜酒呢!”刘启一脸笑意的说道,
对于李蓬蒿的婚事,刘启的身份有很多,既是君臣,也是长幼,说到底还是李蓬蒿年轻,双方没有太多的顾虑,才能有如此亲密的关系,
至少李蓬蒿觉得刘启大概率不会杀他,他也看出刘启对他的心思是为了给大汉储君培养人才的,那么自己的项上人头还是由自己保管着,
“好,先谢过陛下关心了!”李蓬蒿起身行了一礼表达自己对刘启的感谢,
“说到你的婚事,朕也想到了那卓王孙!”刘启话风又是一变,让李蓬蒿心又悬了起来,
“不知陛下对他有什么吩咐吗?”卓王孙说到底还是商贾,社会地位很是低下,虽然七国之乱时资助过朝廷,但李蓬蒿心中也不免冒出刘启这是想卸磨杀驴的想法,
刘启靠坐着,好整以暇的看着李蓬蒿的表情,他想看看李蓬蒿的态度,但是并未从李蓬蒿的脸上看出太多东西,只得放弃了这一想法,缓缓道:
“怎么说卓王孙等临邛商贾也是有功之人,朕不会随心所欲,这你放心!”
放心个鬼,糟老头子坏得很!李蓬蒿心中暗暗吐槽,
自七国之乱平定后,论功行赏,临邛商贾除了得到丰厚的物质奖励后,还略微提升了一点社会地位,等李蓬蒿和卓文后完婚,两边的关系绑定后,有钱有权,简直就是美滋滋啊,
对此,刘启也不免担心李蓬蒿家大业大,有不良影响,但想了想,又想马儿跑得快又不给马儿吃草,做人不能这么坏,最起码自己在位期间,李蓬蒿不会搞事情,
刘启摇了摇头,把话题给止住了,让李蓬蒿不免心中猜测他在想什么东西,
二人再简单聊了几句后,李蓬蒿就回了住处,
刚回到住处,祈福就拿着一封信简交给李蓬蒿,说是临邛送来的,
李蓬蒿匆匆看了一眼,就神色匆匆的回了房间,
他拿出刚刚的信简仔细查看,正是卓文后寄来的信简,
“捷报传临邛,妾心甚欢喜,院中万物春,只待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