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请木工制作麻将
朱㭎看眼前这气氛有些尴尬,于是说道:“都莫论这些前朝旧事了,诸位随本王去看看,我将要兴建的晋王行宫。”
船上怎么建行宫,这朱㭎是在开玩笑吗。
道衍跟着众人一起下到舯楼。晋王这楼船比燕王所乘的要大好几轮,因此舯楼也宽敞很多。
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沙盘模型,由小型木材搭建而成。这便是晋王说的行宫,一组宫殿立体模型。
这就是传说中的烫样,宫殿,台阶,围墙,一切都仿佛实物按比例直接缩小而成。
没想到,大明初期就有如此能工巧匠,手办大师!
仔细看,其实细节有些材料还不是木材,是秫秸之类的,或是纸张,涂画了颜色。
众人也纷纷赞叹,“真是巧夺天工啊!”
朱棣也向他三哥说道:“三哥这行宫气势非凡,造妙无穷啊。”
朱㭎也颇为自得,“父皇给我们兄弟造的那些王宫,都简陋了些;当然你四弟不同,你那个前元宫殿自然气派;不像我们;我等这行宫建好,以后便长居于此了。”
朱棣说道:“可这如此规模的行宫,建造所需之银钱恐怕不菲吧。”
朱㭎自然不会说老爹偏爱,唯独给他多赏赐了百万大明宝钞;而是说:“父皇这么多年赏赐的,三哥我先前可都没花,好不容易存了这些银钱。还是不如四弟啊,你这都是现成的。”
朱棣自然不便多说了,他岂不知父皇偏爱三哥,只是看他要将这么多银钱花在造行宫上;那将来有战事,拿什么激励手下军士,拿什么奖励那些有功之臣。
而且母后这才薨逝不久,三哥就这般张扬,不怕锦衣卫奏报父皇?他也不是傻子,算了不替他操心了。
这豪华的宫殿,如何又能比得上三千将士忠诚效命呢。
当然,朱棣也不会劝谏,因为这么多年,他三哥的脾气秉性自己是知道的,典型的智足以拒谏,文足以饰非。除了父皇,也就大哥说他才有可能听进去。自己不必自讨没趣的。
道衍听在眼里,在他的印象里,秦王朱樉确实荒唐无度,喜欢大兴土木;不想这晋王也染上了这些习气。难道是要与秦王和燕王比排场?还是说老爹赏赐的这么多银钱,没地方花?道衍不觉想笑。
朱棣好奇问起:“不知王兄找来的这位能工巧匠,可否见上一见?”
“我上次回京,就托人帮我找了好几些日子,要找大明最好的工匠;这才找到了这位蒯师父。”
蒯师父上前向燕王行礼道:“小人蒯福能,不过会些木工,泥瓦活计;王爷谬赞了。”
“大明需要蒯师父这样的能工巧匠啊,蒯师父是大明的无价之宝。”
道衍忽而想到,这船还需要航行好些时日。看这晋王船上还摆着围棋,回头说不定燕王就要找他下棋。
自己下围棋这点功夫,完全不够看的;配不上这高僧之名。
那燕王下次找自己下棋,总不能说不会吧。
看着蒯师父这些木料,和各式刨锯锉凿,道衍突然有个想法:让蒯师父帮自己做一副麻将!
反正这木工大师手上的活已经完工了,请他做一副麻将应该没问题。
道衍与那蒯福能攀谈起来:“蒯师父这小行宫,是叫烫样吧?”
“大师父博学,正是。”
“如此巧夺天工,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
“时日倒是不多,一月左右。”
“一月便可如此,真是鲁班在世啊。”道衍夸赞道。
“师父谬赞,不过是些手工细活。”
“不知蒯师父可有功夫,帮贫僧一个忙。”
“师父请说。”
“贫僧需要一百三十六个大小一致的小木块,长约一寸。”道衍说着跟蒯师父比划着一块麻将的大小。
蒯师父问道:“师父要这么多木块,是为何用?”
道衍说道:“做棋子,贫僧想做一副棋。”
“那棋面可需刻字?如象马車炮字眼?”
道衍说道:“贫僧稍后奉上所需刻字。”
道衍跟着蒯师父到内室,取出笔墨,将那麻将所需的字样,分别写上,萬字,条,筒,还有东南西北中,“发”,“白”这些;每字4张,共计一百三十六张。其他复杂花色,通常用不上的,就不刻了。
蒯师父看了看,说需要两日功夫。
道衍很是意外,这手工制作有这么快么?
蒯师父带上徒弟一起做,估计差不多。
安排妥当后,蒯师父话不多说,就开工了。
道衍也不能闲着,他得把这麻将的玩法规则先写上,这样,到时候麻将做好了,给王爷,王妃们上一堂课,讲解一边麻将的玩法;这样大家就能开始玩起来了。
直接来一套简单的红中麻将规则攻略!
道衍开始提笔写着,字体特意写大了不少,到时候要贴着给他们逐一解释的。
四人同桌,庄家十四张牌,其余三人各十三张牌。
碰杠:……
暗杠:……
胡牌:……
这写下来发现,还挺简单的,至少比那象棋什么的规则要简单很多。
这麻将可就一下让我提前发明了?
道衍收拾起写好的几幅字,看那蒯师父已经锯出了不少小木块了,徒弟在旁用锉刀打磨棱角;这效率可真快。
【主线任务1003:为燕王妃讲解经书。】
这……讲经!我这还没好好看过一部经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