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之天子归来

第104章 姬云布局江南

大宋之天子归来 姬树人 3053 2024-11-15 09:00

  宣慰府如今的产业有七家中型的制盐公司、十七家书店、覆盖各县的五十二家印刷作坊、十家中型农场、七十多家钢铁冶炼厂、一百五十多家煤矿、煤炭加工厂、十三多家大型兵工厂、上千家粮食加工厂、七家香水作坊、八家肥皂制作作坊、五十家纺纱厂、三家服装加工厂、一家报社、五十二家银行等等。

  如此庞大的产业还是姬云这些年不断烧钱、投资、开采交趾黄金推动发展出来的结果。

  这些产业能给贵州宣慰府,光一年的收入就有三百万贯,不过收入虽多,但财政支出也是极为庞大的。

  可以说他们的在财政收入已经超过了大宋一年的财政收入了。

  宣慰府如今已拥军八万,每年军费就有三十万贯,如果在加上武器研发的科研经费,定期的保养、更换,军费就已经高达了五十多万贯了。

  还有边境四座城池的建设,每年需投入二十贯,再加上各地交通建设投入的二万贯,可以说这些完全不够的。

  好在有了前期姬云大量投入资金,在各地开设工厂、作坊,带动了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如今百姓们收入也就多了。

  许宣慰府的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但问题也接踵而来,经济繁荣了,这货币的储存量反而跟不上了。

  于是纸币登场了。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但只币可以兑换贵金属,它就有了货币的值能。

  纸币最大的问题便是防伪,光这防伪技术,宣慰府就已经实验了好一段时间,这才在印刷上工艺上、颜料上、纸张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印刷工艺上,宣慰府一改以前的凹版印刷,采用了新的凸版细密印刷。

  颜料也不同以往,舍弃了成本高的矿植物颜料,使用了混合的化工防水颜料,哪怕用水洗,也不一定会掉色。

  纸张上,应用了三张压成一张,加入防伪水印。

  一文的是对于宣慰府建设有巨大功劳的科学家们的头像——百工兴贵州

  五文的是宣传宣慰府百族平等的三族人物画——夷汉义三族

  十文的是宣慰府发展历史的重要节点——三寨合一

  五十文的是宣传宣慰府男女平等的人物画——男女平等

  一百文的是宣慰府府君姬云的人物肖像画——府君像

  暂时发行就只有这些,等发行之后,还有派人下去,调查看看纸币运行的情况如何,再做出调整。

  宣慰府的商税也逐渐开始,由起初的几十万贯,增长到了今天的百万贯。

  农税虽然减免了一些,但是它依然还是宣慰府的主要税收来源,经过这些年,姬云对农业科技的不断投入,在加上化肥、番薯、土豆、玉米等新作物的推广,宣慰府的农业税就已在去年达到了三百八十万贯。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姬云还将他们产的布匹、烈酒等物品卖给了江南、吐蕃、西夏等地方,狠狠的赚了一笔。

  尤其是布匹,如今的宣慰府已经大量使用了更加高效的珍妮纺纱机,能大批量的生产丝绸、布匹,足以强占了各地的布匹市场。

  也正是因为这样,江南丝绸商们开始纷纷抵制。

  不过不要紧,姬云的海港已经修好了,海船也已经做好了,虽然是福船,航速不怎么样,但是宣慰府已经开始在开拓海外市场和海外扩张。

  江南的商人们不要,但是海外有的是人要。

  按照姬云规划的《海外发展计划》,首先他们需要派出几艘海军,去宝岛琉球探查当地的情况。

  然后占领它,发展它,把建设成作为海上来往商路的补给站。

  江南,杭州府,岐山商行,香水拍卖会。

  香水这种东西,在大宋绝对是稀罕物。

  但是,古人也不是没有提炼花瓣的技术,只不过没有唐奕的技术先进罢了。再加上没有酒精,发挥不出花香十足的魅力。

  所以,每一个拿到香水的人都说这是好东西,但还不至于惊叹。

  但是,果味香水却不一样,果品精油的提炼,要比花香精油难得多。

  水果原浆只要一加热就会变味,遂不能用蒸馏法,只得用离心法,或者是油稀法来提取。这种技术,大宋是绝对没有的。而且,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交通极不便利的古代,水果有地域和时令的局限性。

  在盛夏时节,闻到还未成熟的桔子的味道,让江南商人怎么能不惊奇?

  在接到请帖后,江南的商人早就听说了,这可是连宫里面的贵人都无比热爱。

  利益、白银让江南商人趋之若狂。

  而另一瓶,江南豪商王霖打开一闻,竟然是甜瓜的味道....

  “你是怎么弄出来的?!”

  王霖觉得,这实在是太神奇了,水果从来都是舌尖上的味道,还从来没有人把它当作香料来用。

  “精油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一直没有调配。”

  要不是为了丰富香水的种类,岐山商行杭州负责人江同缓缓告诉他。但是没办法,宋境适合提炼精油的花品,无外乎月季、菊花、茉莉等寥寥几种。

  而菊花要九月才到花期,茉莉更是南方独有。

  总不能香水上市之后,满城玫瑰香,杭州府的女人们都是一个味道吧?

  于是,就有了水果味的香水。

  刚才王霖说江南人大多不喜欢月季的浓郁,他才把桔子味的香水拿出来,当是卖个好吧。

  王霖小心地把两个琉璃瓶子收起来,对王同道:“我记得,琉璃是红毛蛮商人的特产物,难道你们有琉璃烧制的方法,你会烧琉璃吗?”

  “我可不会。”

  “这都是我们府君大人作出来的,不过,如今我们自己有琉璃,那还给那些红毛蛮商送什么冤枉钱?”

  江同呵呵陪笑道。

  “什么意思?”

  “跟我来!”王霖领着曹江同,向北边的仓库行去。那里有一处大型仓库,乃是当初王霖亲手买给江同的,不曾想他真的一口气全部盘下了。不仅如此,还有大量的货物囤积在这里。

  王霖起初曾劝说过江同,让他不要这么干,这没有那么多的货物,盘下这么大仓库风险太大了。

  可惜江同不仅没听,还立刻又投了一笔钱,把这仓库重新加固修整了。

  江同本是江南的一名小商人,那日,忽然有一伙人找到他,说有一笔生意想与他合作,江同问了一下竟然是大宗的香水、丝绸、瓷器生意。

  按说江同本不应该答应的,可是对方的条件实在太好了。

  江同没有经住诱惑,就答应了。

  条件是怎样的,江同在江南经营多年,他有许多人脉和资源可以让这伙来自岐山楼的代表享用,而岐山楼这边出部分资金和货,由江同以岐山商行代理商也身份进行售卖,所得利润按三七分成,江同分利三成。

  于是谈好之后,岐山楼的人借江同的人脉盘下一处用于囤货的仓库,而后以拍卖会的,邀请江南各地的商人参与香水竞拍,价高者得。

  这里说的琉璃,并非是大宋的五色琉璃,而是玻璃,这种技术大宋没有。所以,透明的玻璃器皿都是由大食商人引进大宋的,极为昂贵。

  姬云知道玻璃的烧制方法,也知如何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得到无色玻璃,但却依然不顺利。

  好在很快便有突破口,于是放大镜、望远镜便纷纷应用到宣慰府的科学应用上。

  到了仓库...江同随便拿起一个烧好的玻璃灯罩递给王霖。

  王霖一看,不禁皱眉。

  如此精美的琉璃,只怕是江同这个家伙要发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