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让你写历史剧本,你还原历史?

第8章 长平攻防战

  “对上了!

  这应该是后世某一代所记载的历史,看意思是说秦赵在上党发生战争,随后在上党对峙的事情,正好弥补这段时间历史的空白!”

  “说的就是上党之战,看这段描述,上党之战竟然跟李时推理一样,只是长平之战的开胃菜,李时猜对了!”

  “等等,难道关于历史和考古学的传说真的存在?前人注意到史料散佚的问题,

  所以在遗迹周边埋藏相关记录,方便后人对照查证?

  真有这种事情吗?”

  评委团专家也兴奋起来,

  “考古中多次发现这类情况,我们很多历史残页就是这样慢慢收集得来的!

  只是这种现象过于传奇,一直没有对外宣传,

  现在看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我们不应该只执着于根据现有残页去发掘遗迹,

  也要从史料的蛛丝马迹中发现细节,然后去寻找遗迹,补全历史!”

  “理当如此!”“没错!”

  众人讨论热烈,易教授也很开心,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竟能给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评委老师们说的有道理,华夏现在断档历史多,只盯着现有残页研究,确实进展不大!”

  “不过这样的话,对新遗迹的圈定和发掘就很重要了,一般人可没有这种知识储备和推理能力。”

  “那李时不是起飞?随手画个圈,就给历史界和考古界学者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那他后面的关注度。。。”

  “没那么容易,秦赵之战是史学界公认存在的,只是没确定具体地点而已,

  李时圈出长平估计也就是运气好,后面不一定能复刻的!”

  “嘿,本来来看历史剧本大赛的,竟能顺便看看历史和考古界的最新研究,有意思!”

  在易教授带着大家观看历史残页,众人讨论新的研究方向的时候,

  李时的新剧情也出来了。

  而经过刚刚专家们的一番沟通交流,现在大家对李时关注的更上了一个台阶,

  毕竟这残页就是根据李时的线索找到的,说不定他还能提供新的线索!

  众人屏气凝神,观看新剧情。

  长平西垒战场。

  为让大家能看的更清晰明了,李时贴心提供战场形势图,

  秦军攻陷上党之后,想要继续进攻赵军,就只能穿过上党东边狭窄山谷,

  出山谷后,绕过山谷外面地形崎岖的丘陵,才可以直奔长平,

  这片丘陵地带就是西垒。

  赵军显然不会任由秦军轻易进军,

  廉颇已经派兵驻守,守将是前面请命的冯亭和靳黈,

  两人领命,在此地修筑堡垒,

  一来抵御秦军进攻,

  二来掩护上党军民撤退,

  西垒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秦军也很头疼。

  王龁看着眼前的拼死战斗的赵军,犹豫是否要发动进攻,

  绕过这片堡垒群,直插长平显然不现实,

  堡垒中守军估算还有5000多人,

  他们很有可能趁秦军绕行的时候,冲出堡垒对大军进行劫杀,

  而强攻的话,

  看着赵军依靠崎岖地形和堡垒群构筑的防线,

  王龁用脚趾头也能想到会付出多少牺牲。

  头疼之际,他看到了桌面秦王发来的命令,

  那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上党的指令,

  想到老秦王不怒自威的表情和严酷的秦法,王龁的心境迅速平静,

  “现在压根不是珍惜士兵生命的时候,

  更何况士兵也轮不到我去珍惜!

  此时停止进攻,坐看赵军后撤,

  别说士兵,连我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这些士兵也不过是晚死一会罢了,

  依旧会被新的主将送往前线火拼!

  为今之计,只有死命进攻,尽快追杀赵军才是上策。”

  想到此处,王龁眼神冰冷,发出命令,全力进攻眼前的堡垒群。

  西垒战场,赵军防守阵营,

  冯亭和靳黈经历多场大战已经以及疲惫不堪,

  从早至晚,秦军如饿虎扑食,攻势一波接一波,从来没有停过,

  好消息是上党军民已经撤离大半,秦军攻势受阻,

  坏消息,则是他们这些守军已经油尽灯枯,要抵抗不住了。

  “冯将军,现在情势危急,此地马上就要失守,需要有人向廉颇将军禀明军情,

  你本不是上党之人,

  蒙将军指路,上党已经是感恩不尽,

  现在,上党军民已经撤出大半,你完成了任务,

  军情紧急,还希望你快马去向廉颇将军复命!”

  “靳将军说什么胡话,

  我冯亭自打踏入上党,就已经做好决定,要跟上党共存亡,

  让我临阵退缩,怎么可能?

  报信这事,靳将军自去便是!”

  靳黈本想劝冯亭以报信的方式离开这个死地,可看他坚持的样子,最终放弃,

  拍了拍冯亭的肩膀,靳斢招呼来一名亲信卫兵,耳语几句,目送他骑马离开大营,

  随后抽剑站在冯亭身边,看着堡垒下面铺天盖地涌上来的秦军,

  “既如此,末将便陪将军,杀个痛快!”

  长平,赵军军营,

  廉颇看着眼前的布防图陷入沉思,

  秦军锋芒正盛,不可硬敌,

  最只能暂时拖住攻势,耗散他们的锐气,徐徐图之。

  按照先前的战略构想,

  最好的办法是把秦军遏制在山谷处,不让他们从上党跑出来,

  这样赵军可以逸待劳,慢慢消耗秦军,

  不过刚刚消息传来,冯亭和靳黈已经战死,西垒防区失守,

  秦军正快马加鞭向,向长平大本营袭来,

  这样的话,大本营就不安全了。

  长平地处河谷,有一条丹水河从北向南,将长平分为东西两部分,

  为了接应上党撤退军民,策应西垒战场,

  廉颇最初背水设营,将大本营建在了丹水河西侧,

  现在西垒失守,大本营要是被秦军冲营,赵军就是背水而战,下场可想而知。

  现在只有渡过丹水河,退到河东侧布防,

  依据河流山川,重新构建防御体系,把秦军阻隔在丹水河以西,才能有效抵挡秦军进攻。

  想到此处,廉颇不再犹豫,发出军令,命令士兵拔营渡河,

  他自己则亲率精锐骑兵,在丹水河西侧巡逻警戒,防止秦军先头部队袭扰。

  午夜,熊熊火光下,廉颇终于完成了渡河行动,

  而王龁也带着他的骑兵部队赶来,

  浑身浴血,杀气腾腾。

  两人隔河相望,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寒意。

  王龁招手,随从拿过来两颗人头,

  廉颇呼吸一紧,借着火光,看清了那两个人头的面目,正是冯亭和靳黈!

  王龁随手把人头扔到奔流的河水中,向廉颇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随后驱马撤离,安营扎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