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让你写历史剧本,你还原历史?

第6章 廉颇登场

  “果然,廉颇出场了,易老师说的没错!”

  “赵王竟然亲自到廉颇府邸请他出马!”

  “不过赵王看起来跟廉颇关系一般,看来赵国是在无将可用的情况下才被迫启用廉颇!”

  “难道易老师说的廉颇的问题,李时也想到了吗?

  赵国君臣不和,秦国虽用兵残暴,却上下一心,难怪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新的剧情出现,果然跟评委预料到的一样,

  在秦国增兵,准备进攻上党之后,赵国也做出应对,赵王亲自去廉颇府上请廉颇出山,抵御来犯秦军。

  邯郸,廉颇府,

  廉颇虽然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此时身披战甲,大汗淋漓,看来是刚刚演武完毕,

  把长刀交给随从收好,

  随后对一旁微微低头的赵王说道:“王上,让老将参战可以,但需要答应我三个条件。”

  “老将军,但说无妨!”赵王微微皱眉。

  “第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秦军凶险狡诈,战场瞬息万变,

  敌将王龁虽然不如白起用兵如神,但也是一员虎将,

  我需要尽全力谨慎应对,还请王上不要插手指挥或者派遣监军!”

  廉颇对赵王性格很熟悉,喜欢遥控赵军战斗,一般的战斗也就算了,

  但这次秦国雷霆震怒,据报已经集结20万大军,势必要拿下上党,再让赵王插手,那这仗不用打了。

  “准!”赵王稍作思索,点头应允。

  “第二,秦军盛兵而来,想要抵御进攻,我赵国起码也要准备对等军队,

  另外,还要准备预备队,防止秦军增兵,

  老将粗略估计,至少需要准备20万大军,在上党周边布防,

  同时准备10万劳役,提供后勤保障。”

  赵王嘴唇扯动了一下,咬牙道,“那是自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士、军粮,保证供应充足!”

  “最后一条,

  王上你知道老将的性格,直来直去不会做人,得罪了不少重臣,

  秦国狡诈,战端一起,邯郸势必充斥老将的流言蜚语,

  臣只希望王上能明辨是非,不要听信谗言。”

  “怎么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老将军放心便是!”

  “既如此,那便让老将来会会秦军!”

  长平,廉颇大军缓缓入驻军营,

  营中有三名将领,一个是平原君赵胜,

  另外两名则是上党守将冯亭、靳黈。

  “老将军,秦军攻势凶猛,上党失守了!”

  赵胜带了5万大军前来接管上党,跟原本上党守军组成联军,共同防守,

  结果连秦军一个月的攻击都扛不住,被迫放弃上党,带领军民边打边撤,

  退回到更适合防守的长平这里。

  “目前形势如何,军民都撤回来了吗?”

  “还没有完全撤离,撤到长平的只有一小部分,

  大部分都在上党到长平这段路上,

  我们安排了一些守军骚扰秦军的追击,

  可这只能拖延一点时间,

  等秦军主力腾出手来,

  路上的这些上党军民。。。”

  冯亭浑身浴血,显然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此时忍痛向廉颇说明情况,

  他想请廉颇率军掩护撤退,可张了张嘴终究没有说出来,

  一介丧家之犬,败军之将,哪有什么资格提要求,

  再说,现在派军掩护,无异于狼入虎口。

  “不能任由秦军屠杀我方军民,

  我看过上党周边地势,

  从上党到长平,需要经过一条狭窄山路,

  山路之外有数处丘陵,

  我们可以在此修筑堡垒,构建防线,掩护军民撤退。”

  廉颇沉吟片刻,摆摆手,说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思,

  他本打算在长平以逸待劳,等待秦军进攻,

  不过听完冯亭讲述后,临时决定调整策略。

  冯亭和靳黈对视一眼,对廉颇行了个大礼,

  “感谢老将军大义,冯某、靳某替上党父老谢将军!”

  “两位将军不必如此,我此番布置,不只是为了掩护撤退,也是要挫一挫秦军锐气,

  秦军攻势锋利无比,又新下上党郡城,士气正盛,

  如果任由他们一路劫掠而来,长平这防线也未必能守的住!

  至于这阻滞秦军的主将。。。”

  “末将愿往!”“末将愿往!”

  “秦军这么猛吗?上党这么容易就被拿下了?”

  “废话,你不看看秦军多少人,前面不是说了吗,派了20万大军!

  就秦军那恶鬼般的样子,5万赵军能扛得住?”

  “这李时推理还挺合理的,史学界主流都猜测是在上党郡城发生的战斗,但他把上党之战改成真正大战前的前菜,更刺激了!”

  “可惜冯亭和靳黈两个好将领了,他们去构筑防线,掩护撤退,大概率是要沦为秦军的刀下亡魂了。”

  “是啊,前一个剧情还看到他们慷慨激昂,使用计谋为上党谋得一份出路,

  下一个剧情就是他们赴死的场景,这就是历史剧本吗?”

  “哎!”

  李时的笔触停了下来,此时他有点犯难,

  接下来剧情自然是长平之战正式开始,

  可原来的记忆中并没有记载长平之战的详细信息,

  只有原因、大致经过和结果,

  具体是怎么打,采用了哪些战术方法,并不详细,

  为了剧本更生动灵活,可以脑补一些人物对话或者互动,

  可要脑补一场战争就不那么容易了。

  李时再次从平板中拿出战国形势图和华夏地图,

  同时脑海中展开回忆和联想,在地图上勾勾画画。

  “果然,来到创作难点了,战争戏!

  李时把秦赵这场战争的气氛烘托的很到位,

  可战争不是儿戏,尤其是在历史类的剧本中,过程拉胯的话,同样会让这整段大剧情垮掉!”王平一眼看穿了李时停笔的原因。

  “看他在地图上圈圈画画,不能是想推演出战争过程吧,

  这种推演难度可太大了,我不觉得他能把战争过程描绘的清楚。”陈歌担忧道。

  “别人可能不行,但李时。。。不一定!”易天扶了扶眼镜,抬头说道,

  其他评委好奇的看向易天,

  “你们还记得他前面推演剧本大纲的过程吗?

  当时他推演说秦赵在秦国统一六国前就发生过大战,

  还把战争地点圈在了长平这里。”

  大纲推理没过去多久,评委们也一直在关注李时,自然都记得,当时都以为李时是随手一指,

  “李时推理完后,我把这个地址发给了我一些在这附近做考古工作的学生,你们猜怎么着?”

  “说呀,易老,别卖关子!”

  “就在刚刚,他们回复我消息了,

  竟然真的在附近发现了一些遗迹!

  还发现了四片历史残页,记载的就是关于这场大战的信息!

  也就是说,李时的推理,有可信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