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92财神砸在娱乐圈

第81章 会说你就多说点

  赵平安勾着嘴角坏笑,“志邦嫌她太懒,把她辞退了。”

  郑午还就不解了,“……妹子懒一点,不挺正常的?当初我看他不也累得乐在其中吗?整天咧着个大嘴,笑呵呵的鞍前马后侍候着。”

  “开始累一点无所谓,可一直都这样累,有几个男人受得了。”

  “……”

  也是这个理。

  她不是人小冯同志的女朋友,也不是他老妈,位置都没摆正,这份工作怎么可能长久。

  郑午观察了小伙子一段时间,果然勤快很多。

  他和冯志邦两人一起合作,应付得有条不紊,秩序都好很多,也不像以前那样,一堆人把换鞋那地围得水泄不通。

  “这小伙子不错。”

  赵平安很有经验的道,“这才没做多久,后面才能看出来错不错。”

  “哟,老板都当出经验来了。”

  “那是,也不看我们跟谁混的。”

  郑午就又高兴了,道,“会说你就多说点。”

  “那我就多说点吧,你除了来视察业务之外,就没什么要对我说的吗,我看你来的时候,眉头都皱成了‘川’字,说吧,老同学,你有什么悲伤的事,都说出来,让我们帮你乐呵乐呵。”

  “……咋地,你搁这落井下石呢?”

  “没有那么严重,快说吧,让我们帮你参详参详。”

  “说了你也参详不了,都隔着星辰大海、不同位面。”

  多动症患者赵平安就不耐烦了,“不说就别呆我这!我可不想一直怼着你的苦瓜脸。”

  “行,说来让你们幸灾乐祸吧,反正你一天到晚数钱数得头发晕,正好让你醒醒脑,哎,老同学你知道吗,我的第一部电影,女主演居演是宁静!才二十岁的宁静。”

  赵平安就很疑惑了,“年轻点不好?难不成你喜欢40岁的朱琳当女主?”

  想想朱琳和陈佩斯的同框画面,郑午还颇为赞同的点点头,“朱琳总比宁静好吧,至少站一起不像父女。”

  “男主很老吗?”

  “陈佩斯,你说老不老。”

  “……他是真有点岁数了,今年都三十七八了吧?相差十七八岁,确实玄。兄弟,你这第一部电影看来不妙啊,会不会出师未捷身先死?”

  他这样一说,郑午就更难过了:“你这狗嘴里能不能蹦点好词?”

  这货继续打击他,“午哥啊,要认清现实。”

  说得郑午也不想再看着他了,干脆蹬着二八大杠败兴而归。

  回到楼上,开着空调琢磨这事,发现自己可能反应过头了,一个女主演而已,既然大家都说他们合眼缘,有cp感,自己这个小蝴蝶也反对不了,干脆认命吧。

  爱咋咋地。

  基调定好,人也冷静下来了。

  他摊开纸笔,给罗星写了封回信,嘘寒问暖一番,却没有问公费旅游为什么没有他的名字,无非是论资排辈,他不够资格而已,估计正懊恼着呢,自己也不用雪上加霜了。重点问的是为什么会选宁静当女主这事,写好收笔。

  还是放不下心,又提笔问着要陈宁二人的同框照,总要亲眼看看才能彻底死心。

  当晚就把信投到了邮局。

  选角风波暂告一段落,继续自己的抄袭大业。

  九月上旬,他的新书三生三世再一次码完,同时也收到了峨影厂办公室的公务信件,信里附着汇款单,里面是他在峨影厂里混的补贴,加上报销的车费,一共不到四百元。

  钱都是小事。

  信里通知的才是大事。

  峨影办公室提前通知他,剧组会在今年12月中旬赴美拍摄外景,请他安排好工作配合跟组,到时候在广州机场汇合,并要求他务必把各种证件邮递过去,组里会帮他办理出国需要的各种手续。

  算算时间,还有三个来月。

  不是很赶。

  不过证件却耽搁不得。

  次日一大早。

  郑午背着背包,再把一袋龙眼放在自行车前筐里,蹬着他的二八大杠,去了海天出版社。

  传达室老头一看他,就喊,“红塔山,你又来拿钱了啊。”

  这大爷,也是个妙人儿,告诉他几次自己的名字,这老头还是一直红塔山红塔山的叫,搞得好几个出版社一楼的员工误会了,都以为他姓冯名塔山……

  “大爷,承你吉言。”

  郑午边和他打招呼,边往楼上走,到了编辑部,老陈照常把他领到会客室。

  等他泡上茶后,郑午把自己的新小说拿了出来,陈编辑翻了翻就放一边,“我们今天就把合约签了吧,天气这么大,你跑来跑去的也麻烦。”

  郑午惊讶的瞪大眼,“你不审稿了?”

  “有什么好审的,你都出版两部小说了,品质肯定有保障。”

  “谢老师肯定。”

  “这有什么,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的名气,你自己不得小心维护啊,肯定不敢拿烂稿来糊弄我,你又不傻。”

  郑午就谦虚的嘿嘿笑。

  他还真不可能拿烂稿来糊弄人,都是他要影视化的作品,肯定要好好写,争取书剧一起爆火爆卖。

  “版税,我们一步到位,头版就直接给到11%,我为你争取的,这已经是我们单位能给出的最高版税了,单位为了留住你,诚意十足。至于外面那些杂牌书商开出的高价,我们出版社也不是给不起,而是政策不允许,你得体谅一下。”

  “但是论发行渠道,还是我们国企在全国铺得更广,量大管饱,总的来说,你也不会吃亏。”

  “老师我懂,我很知足,谢谢老师为我帮忙。”

  “我们之间合作共赢,不用这么客气。”

  老陈笑呵呵的挥挥手,又提起另一本书,“你的还珠格格书号已经下来了,正在排版,头版预计10万册,发行上市还得再等等。”

  老陈这样信任自己,郑午也得关心他,“老师,你的位置?”

  “报是报上去了,但应该没这么快,至少也得等明年初才有确切消息。”

  92年的现在,出版社的人事管理都还比较传统,主编之类的职位调动,通常都需要经过上级审批和同意,采用的都是行政任命的方式,不是社长一个人就能决定得了的。

  郑午只能说吉利话,“那我就先恭祝老师步步高升了。”

  “哈~……”

  陈编辑笑得很胸有成竹,“八九不离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