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坐地吸土,中年苦恼
没被陈禹一掌击碎天灵,中年男人逐渐平稳住情绪。
在陈禹的许诺下,对信仰的升华终究战胜了心中的忠诚,他艰难地点了点头。
陈禹见中年男人还算识趣,满意地微微颔首,随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现在不需要你做什么特别的事,你先前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只需在特定情况下,将情报传送给你周边的美洲豹战士。
若我们有行动安排,会让他们通知你。”
中年男人闻言,暂时松了口气,点了点头。
这时他忽然想起了他家主子第七子所下达的命令,连忙将这个命令转述给了陈禹。
陈禹听到了他的话后,眼神略微的放空思考了一番。
忽然眼神一聚焦,心中便有了主意。
随即在他的耳边耳语了一阵。
听到陈禹所说的话后,这个中年男人先是歪过头来,有些震惊和疑惑,但考虑到陈禹的身份后,选择了相信,点头应下。
正当他想要说些什么时,只见陈禹招了招手,立刻有几名战士上前,用麻袋将他套住。
麻袋中携带的特殊药粉,让他很快便昏睡过去。
----------------------
“醒醒,你怎么睡在这儿了?你不是去找你的老相好了吗?”
当他再次醒来时,一个急促而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他睁眼一看,立刻瞧见两三个特斯科科城邦的同伴站在身旁。
中年男人下意识地扶着头,撑起身体坐了起来。
“你刚才不是去找你老相好了吗?”同伴再次问道。
大脑恢复运转的中年男人,苦笑着说道:“我是去找了,可没想到才一年没见,她变得如此饥渴。
我实在招架不住,那瓶酒的药效都不管用,只好先出来躲一躲。”
几个同伴看着他衣衫不整、满脸狼狈的模样,顿时信以为真。
嬉笑着说:“那是你这年纪,在床上可斗不过同龄女人。
或许我可以多找几个药方给你调养调养,说不定你还有再战之力。”
听到这话,中年男人一边摆手,一边嘴硬地嘟囔着:
“我可不需要什么药方调养,我只是……只是今天累了,没休息好,姿势不对,次数太多,那药酒不行,左脚先进门……”
一时间,几个同伴相视大笑,街道上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随后,在众人的招呼下,他们朝着住所走去。
走到半路时,中年男人下意识地回头望去,只见在他们方才未曾注意到的阴影处,露出了美洲豹战士的几根羽毛。
看到这一幕,他瞬间明白,先前的一切并非梦境,而是真实发生过的。
他深吸一口气,转头跟上同伴,消失在拐角处。
一直紧紧盯着他的侦查小队队长,对队员说道:“继续跟紧他,确保他别影响到先知大人的计划。”
---------------------------------------
狂欢后的疲惫如潮水般将他淹没,清晨那惊心动魄的精神冲击更似巨石压在心头。
回到自己专属的住处,心神稍一松懈,他便如断线木偶般沉沉睡去。
时间悄然流逝。
当正午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斜斜地洒落在他的脸上,才被一阵摇晃唤醒。
“时光,快起来!殿下吩咐,该出发去送东西了!”
几个官员围在床边,低声催促。
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他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还残留着未散去的迷离与困倦,朦胧间看到身旁站着几个官员。
正是当初投靠了殿下的那几位,也是此次协助西班牙人潜入、负责后勤接应的核心成员。
他曾经疑惑过为什么这些低级低级官员会成为殿下的追随者,城邦里多了去比他们更合适的人选。
中年男人挣扎着翻身坐起,目光触及床下两个不起眼的藤条筐。
筐子显然经过了精心伪装,上层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卷书籍。
任谁看了,都只会以为是特斯科科城邦的学者来繁华都城采购典籍。
这样的伪装,是为了掩人耳目,确保任务的隐秘性。
“嗯,知道了,这就准备。”他应道。
在这群人中,他能越过层层官僚,直接向殿下汇报要务,自然成了默认的领头人。
为了隐藏行踪,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他只挑选了两个身强力壮、行事机灵的年轻人跟随。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从住处的院落后门悄然走出,踏入了都城那错综复杂的小巷之中。
都城的气候异常干燥,仿佛连空气中的水分都被无情地抽干了。
即便小巷中的土地经过反复夯实,可在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下,依旧变得干裂,沙尘四处飞扬。
他们每走一步,松软的沙土便会将脚印掩埋。
扬起阵阵尘土,仿佛整个都城都在试图掩盖他们的踪迹。
他们如同谨慎的猎手,在小巷中穿梭,每一个动作都格外小心。
谨慎地绕了十多个弯,不时地回头张望,仔细观察着身后是否有可疑的身影。
终于在确定身后无人跟踪后,他们来到了一座不起眼的平民泥土房屋后。
这座房屋完全是由泥土和芦苇絮搭建而成,简陋却坚固。
屋顶覆盖着晒干的芦苇叶等水草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微微的黄色。
虽然这样的屋顶无法抵御风雨的侵袭,但在这烈日炎炎的都城,却能为人们遮挡炽热的阳光。
带来一丝难得的阴凉。
来到后门,他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
片刻后,他转身对着两个年轻人。
语气沉稳地说道:
“东西放这儿吧,你们两个直接回去,另外一个地方东西不重,我去送就行了,路上一定要注意隐蔽。”
两个年轻人初来乍到,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安。
听到他的命令,连忙点头应下。
他们将装有食物的筐子轻轻放在地上,随后转身。
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巷口,身影逐渐消失在小巷的尽头。
中年男人孤身立在门前,手悬在半空,却迟迟没有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决定命运的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