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王臣蹇蹇匪躬故 往蹇来硕利大人(四)
初六爻道:“正是此意。”邈灵道:“那‘来誉’的‘来’是‘返回’之意吗?”初六爻道:“是的,现在汝若能将这‘蹇’字的忠诚付诸行动,那么,你就能得到他人的赞赏与回报了。”邈灵道:“不瞒初六爻姐姐说,我现在是在考虑,尽快付出自己的忠诚之心,但向何人付出呢?虽有卦爷爷‘利西南’之指。但具体应是何人?吾实是不甚清楚。”
莘骐道:“我看这李光畀,就是一合适人选。”邈灵道:“算了吧,这李光畀在朝中,地位本是与我平起平坐的,现肃宗帝忽然委我以统领九方军镇之帅,李光畀反成吾之部将,他实是从心底里不服的。加之平时吾与其几无言语相通,有时实在避不开,如前日去赴肃宗帝宴席,其也是与我怒目相视,势同仇敌。”
初六爻道:“邈灵君非也,汝还记得当初在那‘坤’卦一阵中,六三爻对汝所言之事否?”邈灵道:“怎不记得?当时三爻姐姐说的是‘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莘骐道:“我也记得,其时三爻姐姐的言外之意,是说应该把自己的人变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变得少少的。”
初六爻道:“既然汝等还都记得六三爻在那‘坤’卦之言,现就将其用之于此时此地如何?”邈灵道:“多谢姐姐提醒,吾这就去找那李光畀‘往蹇’一试,只是不知能不能真的收获‘来誉’之结果。”正说着,就有差官送来肃宗帝手敕,要总节度使酌选得力干将,出任河东节度使,率军前去平定河北之乱。莘骐看后在一旁说道:“我看就让这李光畀前去好了。”邈灵道:“哥哥和我想一块去了。吾这就命差官召李光畀前来。”
那李光畀此时正在发愁,不知道如何才能从邈灵手下脱身而走。见总节度使忽然派人前来相召,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万般无奈中,只好随着差官来到中军大帐。邈灵见了李光畀,立刻迎上前去,向他展示肃宗帝手敕后,说道:“圣上命我推荐可任河东节度使之帅,如此要职,吾思非光畀兄,无人可以胜任。”不想那李光畀听后竟冷冷一笑,说道:“朝廷成命吾不能不从。而总节度使大人欲公报私仇,借刀杀人,吾也甘愿前去受死。惟愿不要累及家中妻小。”
邈灵闻言,嘴上不说,心中却想,吾本将心向明月,岂知明月照沟渠,果是不识抬举。但见莘骐在暗处以手比心,知此时无论如何,也要将“往蹇”之事先做到位。便上前攥住李光畀之手,说道:“光畀兄此言差矣。今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我等正当同心报国,何言借刀杀人?只是吾现手下兵将不足,只可分出一万将士,交予你手。”李光畀道:“汝要分我一万将士?那你手下所剩兵丁还有几何?不怕吾反噬于你?”
邈灵道:“若是于国有利,反噬于我,又有何言?吾这就奏明圣上,请光畀君准备接受圣命。”李光畀见邈灵如此心胸坦荡,心中疑虑荡然无存,忍不住垂泪说道:“总节度使大人大量,吾却以小人之心度之。愿与君前嫌尽释,共谋破贼大计。”言毕以膝跪地,邈灵也与之相对而拜,结为生死兄弟。
肃宗帝其实也是有心要用李光畀的,只是见其与邈灵不睦,惧生嫌隙。现见二人消弥分歧,心中大喜。在择期检阅九路大军后,即传旨邈灵与李光畀,兵分两路出击,东征讨伐安录山贼兵。邈灵与李光畀执手相送,洒泪而别。邈灵联手西域援军,很快平定了河曲之地。
越年后又破潼关,出井陉关,与李光畀合兵后,于藁城击破史思民,俘虏过万,缴获牛羊不可胜数。接着与扑固怀恩、浑释之、陈辉光等挥兵十五万,在嘉山大败安录山,斩获敌首四万级,缴获战马数万匹。是年冬腊月,安录山被其子安青绪弑杀,史思民率残兵逃往博陵。
邈灵率大军收复长安,百姓夹道欢呼道:“不想今日又能复见天子之军矣!”肃宗帝亲自劳军灞上,执邈灵之手泣泪说道:“再造王室,勋高一代,天下复有子义乎?”遂以军功加邈灵为司徒,封代国公。邈灵令三军修整三日后继续东征,安青绪调兵十万背山结阵。不想邈灵却从杏园渡过黄河,在用大军攻击安青绪军正面的同时,命陈辉光与西域军从背后偷袭。安青绪大败,其弟安庆和被杀,邈灵收复东都洛阳。
洛阳大捷后,邈灵迅速调集九路节度使,共计二十万大军,将安青绪团团围住。肃宗帝万万没有想到,邈灵的军力能够迅速壮大到如此阵势。现见其兵权独揽,恐其又会去走安录山的老路。忙传旨军中,取消总节度使一职。诸路节度可各自为战,统由太监余朝恩监军。
莘骐见状说道:“肃宗帝此招,是要使各路节度使相互牵制,防止汝独揽兵权。只是这余朝恩知晓甚么兵法,除会监视各路将帅,向肃宗帝奏报一些不实之辞外。恐对平叛之战,毫无助益。此时交出兵权,汝前景堪忧。”邈灵道:“哥哥所言极是,只是这一个‘蹇’字,使吾难有其它选择。此时若有丝毫犹豫,一片忠心反被质疑。”
邈灵交出总节度使兵权后,便引着自己手下人马杀向河东,很快攻破贼将安太清大营。但安青绪见肃宗帝自乱阵脚,心中暗喜。遂尽发邺城部众前来集结。邈灵用埋伏计,诱贼接近营垒后,才招伏兵一阵攒射,大军随后掩杀而至。安青绪奔还,邈灵顺势将其邺城团团围住。安青绪偷袭不成,自己反陷困境,遂急向史思民求援。史思民发兵来救,攻陷魏郡后留驻观变。
肃宗帝见战局反复,忙召九路军会商。李光畀在会商时倡议道:“史思民得魏郡后按兵不进,是待我懈弛时,掩杀我以不备。为今日计,我军可与朔方军同逼魏城,逼他出战。”邈灵附合道:“吾手下现有七万人马,足以先下邺城。其时九路军可齐攻魏郡。史思民再狡猾,彼时恐也难有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