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于北宋立仙朝

第10章 葵花公公,一路走好!

  第十章葵花公公,一路走好!

  袖袍底下翻出一本蓝色封皮的书。

  封面上写着四个金字——《葵花宝典》。

  《葵花宝典》!

  这就是完全版的《葵花宝典》!

  葵花公公亲自写下的《葵花宝典》!

  看着方觉一阵迟疑,赵缨络上前一把抢过来,塞到方觉手中。

  “快拿着吧,等觉公公练熟了,再传给我!”

  方觉苦笑:

  “恐怕这本武功秘籍并不适合女子修炼……”

  赵缨络眨着大眼睛道:

  “什么嘛,练功还分男女?”

  方觉忽然想起有几版电视剧里的东方不败确实是女子,功成之后威力无穷,但寿命缩短。

  主要原因在于阳气太盛,压倒了阴气。

  俗话说,孤阴不长,孤阳不生。

  阴阳调和,方生万物。

  如果有功法可以阴阳调和,是否可以消除女子修炼的副作用呢?

  自己目前已经是太监之身,那么要不要修炼葵花宝典呢?

  老太监自创《葵花宝典》,一身修为并无鬼魅妖气,也无丝毫邪气,反而堂皇正大,巍如朝阳。

  这点,被【检查过身体】的方觉最有发言权。

  而且老太监本身也并没有丝毫女子化倾向。

  这是否意味着,是东方不败走上歧路了呢?

  嗯,不管怎么说,还是要亲自一观秘籍内容才是!

  想到这里,方觉连忙请两人入藏书楼,并吩咐小彦子准备茶水糕点。

  方觉在一旁翻着《葵花宝典》,赵桓和赵缨络两人在一楼随意的翻着各样书籍,也不来打扰方觉。

  将秘籍翻了一遍,方觉才明白为什么老太监要自创《葵花宝典》。

  以及为什么修炼《葵花宝典》必须自宫。

  因为这是一本至阳功法!

  这本完整版《葵花宝典》开篇并没有【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句话。

  只是它全篇都在教导人如何修炼、壮大人的先天阳气,从而达到至阳境界。

  老太监天赋卓绝,修为触碰天人壁障,但就此停滞不前,不得寸进。

  他猜测因为自己是残缺之身,才无法得窥【天人大道】。

  于是他想了一个法子,将自身阳气不断升发,达到至阳境。

  他每日晒太阳,也是在借助太阳的至阳之气,反补自身,希望能够断肢再生!

  老太监天赋卓绝,他达到了至阳境界,但是穷极半生,断肢依然无法再生。

  他也因此停滞在【天人壁障】前几十载。

  【叮……你通揽《葵花宝典》领悟了“至阳”的奥妙,离“天人之境”更近了一步。但你隐隐感觉到,这并不是“天人之境”的全部奥妙。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尝试走另外一种道路吧,也许你能发现更有趣的东西!】

  脑海中回荡着这些话,方觉不禁一愣,随后暗道:

  “果然如此,系统认证,必然没错。至阳之路,并不是【天人之境】的全部。”

  “嗯,系统让我尝试走另外一种道路,这是什么意思呢?”

  “孤阴不长,孤阳不生。至阳的相反,是至阴。”

  “莫非要我同时修炼至阳和至阴,才能一窥【天人之境】吗?”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好像只有这条路。”

  “能媲美《葵花宝典》的至阳之力,是什么武功呢?”

  “是《九阴真经》吗?”

  中医将连接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经络称为【十二正经】。

  其中六脉为阳,六脉为阴。

  所以人体只有六阴六阳,没有九阴九阳。

  天空最高处,称为九天。

  地府最深处,称为九幽。

  【九】的含义,就是【最】的意思。

  九阴九阳就是至阴至阳。

  “也许,我需要亲眼一窥《九阴真经》真谛,才知道前路是怎样的!”

  “创立《九阴真经》的黄裳,如今正在翰林院为官!”

  “黄裳,我等你通揽天下道藏,创立《九阴真经》的那天!”

  方觉默默想着。

  心里有了目标,方觉顿时放下心来,将书合上。

  “这本书果然博大精深,不是一日一时可以参透的!”

  赵缨络正在乖巧的看书,闻言露出失望的表情:

  “啊~连觉公公也没办法领悟吗?”

  赵桓合上手中书笑道:

  “葵花公公学究天人,这部《葵花宝典》是他毕生心血,觉公公一时不能融会贯通也是人之常情。”

  “反正来日方长,以觉公公的资质,必然有融会贯通的那天!”

  赵缨络这才转忧为喜道:

  “啊,是了,是了,觉公公还年轻,时间有的是!”

  解决完《葵花宝典》之事,方觉忽然想起了老太监。

  “老太……咳咳,葵花公公出了什么事吗?”

  “这本秘籍是他毕生心血,若非必要,绝对不会轻易传给别人的!”

  闻言,赵桓露出一丝安然神色,随后站起身严肃道:

  “西夏刺客之事,对大宋影响极坏。边关西夏军队疯狂反扑,将战线向我大宋境内推了七百里!”

  “前线作战接连失利,更是加剧了我大宋高层的政治动荡!”

  “为了搬回局势,葵花公公独身一人,潜入西夏皇宫,刺杀西夏皇帝于殿前。”

  “西夏举国震惊!国内大乱!”

  “我大宋军队趁势收服失地,将战线推到了西夏皇都【兴庆府】!”

  “西夏群龙无首,太后亲自出征,阵前议和!”

  “宋夏百年征战,自此平矣!”

  “为防止西夏势力反扑,葵花公公一人邀战西夏武林,于贺兰山之巅尽戮群豪。”

  “然而他自己却也油尽灯枯,永远留在了贺兰山巅!”

  “两军交战,一人可敌国!这就是葵花公公的分量!”

  赵桓越说越激动,到后来,双目通红,额上血管清晰可见。

  方觉真怕赵桓一激动,脑溢血发作,大宋就失了一个储君。

  寥寥几句话,赵桓便描绘出了边境战况的惊心动魄。

  遥想贺兰山巅,太监李葵花一人邀斗西夏武林,尽戮群雄的风采,方觉肃然起敬。

  “大宋百姓,得享太平,全赖葵花公公。”

  “葵花公公,可称无双国士!”

  “是啊!”赵桓叹了口气,转头看向窗外。

  窗外大雪飞舞,铅云压境,似乎……

  举国都在向这位无双国士的离去致哀!

  “葵花公公,一路走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