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内,冥河一边推演武道经,一边指点白凡。
这日,冥河正在指点白凡之时,天地之间突然传来一道声音,说道:“万年之期于至,紫宵宫重开,有缘者皆可前来听道!”
一时之间,只见洪荒之上人人都驾起遁光,化为一道光芒,向三十三重天外的混沌飞去!
血海之中,冥河说道:“白凡,为师要到混沌之中听道去,我走了之后,你好好修炼,不可偷懒。”
白凡:“老爷放心,徒儿一定不会偷懒的!”
冥河回了白凡一声后,化为一道血光像三十三重天外的混沌飞去。
三十三重天外,羲和与望舒漂浮在洪荒世界之混沌交接之处,看着身边的一个个道友都像混沌之中赶去,羲和道:“望舒,也许冥河道友已经先行一步了呢,我们还是快走吧。”
望舒看了看洪荒世界,说道:“大姐,要不你先走,我在等等,如果三天之内等不到冥河道友,我再去。”
羲和看了看望舒,她不像望舒一样喜欢冥河,羲和喜欢的是帝俊,自从上次紫宵宫开讲,她遇到帝俊之后,她就深深的被帝俊给吸引了,羲和刚好看到帝俊和东皇太一也来到了,道:“那舒妹,我先行一步了!”说完之后,向着帝俊和太一的方向赶去。
就在羲和刚走后不久,一道血光自洪荒世界飞来,看着飞来的血色遁光,望舒对着血光微微一笑。
冥河驾着遁光,一路畅通无阻地向混沌而去,在洪荒交接之处,却不想那里有一道身影却吸引住了冥河。
交接之处,冥河道:“望舒道友,不知道友怎么还在这里,紫宵宫马上就要开讲了。”
望舒笑道:“冥河道友,我也是刚到这里,只是还没来的及赶去,就看到了道友,所以才会在这里逗留,想和道友一起去!”
望舒女神一笑,那真是倾国倾城,就算是有大罗金仙后期和神皇境修为为一体如此定力的冥河都忍不住呆了一下。
混沌之中,两个身影正在不断地避开着迎面而来的混沌风暴,以冥河现在的身体强度,还不能硬抗这混沌风暴。
半个时辰之后,冥河和望舒终于来到了紫宵宫外,看着这平凡的紫宵宫,冥河不由自主的打量起紫宵宫来,以前冥河才大罗金仙初期,看不出什么来,但冥河现在已经是大罗金仙后期了,武道修为更是到了堪比仙道大罗金仙的神皇境了,所以现在冥河看来,这紫宵宫到处都散发着三千大道法则之力,紫宵宫是难得的修炼之地。
两个童子看到冥河和望舒到来。恭迎道:“昊天(瑶池)见过两位师兄师姐”看着守在门口的童子,冥河想来,这应该就是以后的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和王母娘娘了。
冥河手中一翻,两个果子出现在手中,正是白凡之前在东海之地得到的先天灵根——阴阳梨,也是天地之间的第一棵梨树,只是开天之时受了伤,灵识全无,此生化形无望也。
冥河道:“两位师弟师妹,这是我在游历洪荒时得到的一个先天中品灵果,还望两位师弟师妹不要嫌弃!”
昊天和瑶池在这里接待前来听道的众人,虽然他们也是大罗金仙,不过才是大罗初期,每个人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远没有冥河这样有礼貌,所以昊天和瑶池都对冥河和望舒很有好感,道:“多谢师兄,老师应该快要开讲了,还请师兄移步紫宵宫内!”
冥河回应了一声,和望舒向宫内走去。
冥河到来之后,看了一下,紫宵宫内已有两千多人了,只有少数的道友没来。
等了一会儿,当最后一个人到来之后,昊天和瑶池把紫宵宫的宫门关上,来道高台之上,鸿钧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高台上,台下的众人纷纷拜道:“恭迎老师!”
只是鸿钧也没回答众人,说道,本此讲道三千年,讲准圣之道。说完,道道大道之音从鸿钧的口中讲出: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
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
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峨峰字罗千
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
内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
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台明
翳郁导烟主浊清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
胆神龙曜字威明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
昼夜存之自长生
肺部之官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七元之子主调气
外应中岳鼻脐位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
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已形不滞
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可用隐地回八术
伏牛幽阙罗品列三明出华生死际洞房灵象斗日月
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焕照入子室能存玄真万事毕
一身精神不可失
随着大道真言自鸿钧讲出,冥河等人沉静在悟道之中。
慢慢地,鸿钧越讲越深奥,其中还参杂着后世佛门的金身舍利化身之法,冥河突然睁开眼睛,有意无意地看了看接引和准提两人,心中不由暗笑道:嘿嘿,道祖老人家莫不是知道以后这接引和准提会另立旁门,才会故意传授这金身舍利之法吧,哈哈哈。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不知不觉,鸿钧讲道以有三千年之久,众人正听到玄妙之处,鸿钧就停止了讲道。
问道:“尔等可有疑问?”
老子起身:“敢问老师,何为准圣?准圣便是老师现在的境界嘛?如何成就准圣之道?”
鸿钧却没有回答老子,自顾说道:“自盘古大神开天以来,三千大道法则运转,所以大罗金仙便是仙之极致,想更进一步,便要自行悟道,然每人都有属于自己道,只有找到自己的道,才有晋级准圣的可能!准圣之上便是圣人!”
元始道:“老师,何为圣人?如何成就圣人?”
鸿钧道:“统治乾坤寰宇,历万劫而不磨,沾因果而不染。与天常在,与道同存,圣人通晰万事万物,大千世界,眼中观过去、现在、未来,掌中演时空、生灭、轮回。意念一动,自有天道变化,无极无量,无生无灭,归寂虚空,可聚可散,不生不灭,游于物外,不以时空轮回为本,永恒永存。是以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鸿钧又道:“虽说大道大三千,条条皆可证道,可惜三千只是虚数,总结起来不外乎三法,第一便是以力证道,以自身之力强行打破天道束缚,开天辟地、力证混元,以此法成圣之后,乃是大道圣人。实力为圣人之中最强。”
“可惜的是,这条路非常难走,连盘古都陨落了,要知道当初盘古大神的法力可是达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又有无数法宝加持,可是仍然失败了,可见这条路是有多么难走。”
众人想,此法连盘古大神都走不通,肯定是不行的。
鸿钧又道:“第二便是斩三尸证道、以先天灵宝或者先天之物斩却善念之尸、邪念之尸、执念(自我)之尸,明确自我,本身、再重新将三尸融合,寄托元神于天道之中,就可得证混元,此法成圣之后,实力只在以力证道之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