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授权柄托事司马懿
“议和?”
司马懿端坐在桌子前双目微闭,听着陈群将事情与他娓娓道来。及至最后,才微微动了动嘴唇,表达自己的情绪。
“是。我思量许久,实在是觉得这场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雍州的战况打成这个样子,陈尚书,你如何能说得出‘和’这个字?”
司马懿轻挑一只眉毛。
“那仲达将军可有高见?”
“大将军不是有十万兵?我先前探查过,蜀军就是算上老弱病残,也绝不过七万。”
“实为流年所不利导致。”
“既然是尚书所言,我自然不会多怀疑;只是陛下可知此事?”
“不知。”
“那尚书为何不报?如此严重的情况,您不呈报陛下,难不成是想被治个欺君罔上?”
“正因如此,故来求助仲达将军。陛下龙体欠安,我如何在此时将此消息传给陛下?”
司马懿睁开眼,用昏暗的眼珠轻轻扫视陈群。
猎人在检索完他的猎物已经完全失去反抗能力之后,才肯轻轻地站起身子:
“尚书可信得过我?”
“我今日能来找将军,自然是信得过。”
“那您就将此事交给我去办便是。我定不让尚书在其中两难。”
“那就多谢将军了。”
陈群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是想摆脱掉手中这个烫手山芋。
既然司马懿有心接手此事,那便将此事丢给他就是。
陈群道了声谢怕司马懿反悔,然后随便客套了几句便匆匆离开。
“来。”
司马懿等陈群走远,然后向在场的唯一一个侍女轻轻挥了挥手。
“老爷,您吩咐。”
“你刚刚都听到了什么?”
侍女立刻惊恐地睁大了双眼:
“我,我什么也没听到!”
“不要紧张。只是我孤独久了,找个人说说话而已。”
司马懿温和一笑,然后倒了杯水一饮而尽。
“我在想,刚刚揽下这么大一个活,是否有些草率了?”
“老爷,我不知道。”
“是啊,你一个侍女,又能知道什么呢?
雍州全境处处边防紧凑,长安城阙更是坚固无比。就算是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都够呛能轻松进入。
难不成子丹大将军,是一个不会打仗的废物?”
“这……这……”
“哈哈哈,开个玩笑。”
司马懿随手摆了摆,然后站起身:
“这怎么可能呢。曹子丹对战事颇有研究,守城而已,不在话下。
雍州又有如郭伯济这般将领,怎么也不可能将仗打成这个样子。想来是另有隐情。”
他自言自语般将话说到这一步,然后突然闭口不言。
“我出门一趟。你在家中稍作收拾。”
说罢,他便撂下侍女,一个人晃晃悠悠地走到门前,推开门走了出去。
说者未必无意,但听者着实有心。
司马懿刚刚那般言论,就是在明着暗着表达一个雍州城防内有内鬼的事情。
而他的矛头,很显然便指向了刚刚提到的二人。
侍女觉得脊背发凉,便决定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
她在院子中装模作样地收拾了几分钟,在心中默算了司马懿的行路速度后,匆匆跑出了家门。
“上哪去啊?”
她刚刚冲出门,一声熟悉的声音便在她背后响起。
原来司马懿一直都没有走。
他撂下那番言论后,便假意出门,实则一直静静站在门扉后。
“老,老爷……”
“先等等吧。这位侠女,谁才是你真正的老爷?”
司马懿眯起眼睛,一只手抬起那侍女的下巴。
侍女咽了一口唾沫,声音止不住地发颤:
“奴婢,奴婢只有您一个老爷呀。”
“你以为把消息带给曹休,他就有办法在这场败仗中为曹真找补?”
司马懿的语气依旧是淡淡的,但每一句都让侍女身上渗出的冷汗增添几分:
“陛下的意思很清楚,我也摸得很透。败仗不要紧,要紧的是战败的是谁。他曹真吃一场败仗,对于洛阳的各位来说,可未必都是坏消息。”
司马懿笑笑,收回抬在侍女下巴上的手。
“我喜欢说话。心中的想法埋藏久了,就需要一个口子都说出去。只是若是有人太善于聆听,往往就会让我很为难。”
“噗!”
他腰间的佩剑出鞘,径直捅进了那侍女的腹中。
随后,他便用剑抵着那侍女的身子,将她硬生生推回了门后。
随着大门轻轻的关闭,一条生命逝去的原因将永远被尘封。
将那侍女的尸体挑到一旁后,司马懿蹲下身子,用那侍女的衣物轻轻擦去自己剑上的血。
“所以我通常喜欢对着死人自言自语。辛苦曹文烈培养你这么久。”
将剑收回腰间后,他才从容地走出家门。
之后的事,自会有人帮他处理干净。
他出门的这一趟,的确是为了帮陈群解决事情。
只是解决事情的对象不是曹丕,而是曹叡。
“殿下,下官有要事禀报。”
洛阳最近各种流言四起,而且许多都与他有关。曹叡早早地便察觉到事情不对,恐被祸事连累,便一直闭门不出;
但来拜访他的官员依然络绎不绝,虽说都是些无事献殷勤的小事,但也足以让他喝一壶的了。
“将军快请起。是何要事,居然如此匆忙?”
曹叡见来的是司马懿,更加不敢怠慢,连忙将他迎进屋中。
“陛下近日身体偶患小疾,您可知晓?”
“……自然是知道的。”
司马懿不愿多废话,便不回话扫了周围一圈。
“你们都先退下吧,我与将军说几句话。”
曹叡见到眼神,便伸手斥去左右。
“雍州的战事非常不理想。朝中大臣都认为此战不能再打,但陛下现在的情况,您也知道。
恕我直言:册封您为皇太子就是早晚的事。眼下陛下不便执行决策,我们做臣子的,自然该来听听您的意见。”
“您如何让我做出如此僭越的事情!这万万不可!”
“并非僭越,而是不得不如此。群龙怎可无首?只要您一句话,这事情便优先办下去。无论陛下的病情如何发展,总归不至于让事态恶化。”
司马懿的话里刚柔并济:
“容我冒昧多嘴:陛下若是因这一道战事疏气血上涌,那究竟该是谁的责任?”
若是曹叡什么都不知道那还好说,可现在司马懿已经将事情全部告诉他了,那他就无论如何也逃不脱干系。
这是一艘没有退路的贼船。
如此情景,曹叡便不得不服了软:
“……那依将军所见,这仗还要打吗?”
司马懿轻柔一笑,露出了一个泰然的表情:
“打不得,但也停不得。眼下,正是不进不退,缓而相持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