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为蜀汉一谋臣

第124章 授权柄托事司马懿

  “议和?”

  司马懿端坐在桌子前双目微闭,听着陈群将事情与他娓娓道来。及至最后,才微微动了动嘴唇,表达自己的情绪。

  “是。我思量许久,实在是觉得这场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雍州的战况打成这个样子,陈尚书,你如何能说得出‘和’这个字?”

  司马懿轻挑一只眉毛。

  “那仲达将军可有高见?”

  “大将军不是有十万兵?我先前探查过,蜀军就是算上老弱病残,也绝不过七万。”

  “实为流年所不利导致。”

  “既然是尚书所言,我自然不会多怀疑;只是陛下可知此事?”

  “不知。”

  “那尚书为何不报?如此严重的情况,您不呈报陛下,难不成是想被治个欺君罔上?”

  “正因如此,故来求助仲达将军。陛下龙体欠安,我如何在此时将此消息传给陛下?”

  司马懿睁开眼,用昏暗的眼珠轻轻扫视陈群。

  猎人在检索完他的猎物已经完全失去反抗能力之后,才肯轻轻地站起身子:

  “尚书可信得过我?”

  “我今日能来找将军,自然是信得过。”

  “那您就将此事交给我去办便是。我定不让尚书在其中两难。”

  “那就多谢将军了。”

  陈群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是想摆脱掉手中这个烫手山芋。

  既然司马懿有心接手此事,那便将此事丢给他就是。

  陈群道了声谢怕司马懿反悔,然后随便客套了几句便匆匆离开。

  “来。”

  司马懿等陈群走远,然后向在场的唯一一个侍女轻轻挥了挥手。

  “老爷,您吩咐。”

  “你刚刚都听到了什么?”

  侍女立刻惊恐地睁大了双眼:

  “我,我什么也没听到!”

  “不要紧张。只是我孤独久了,找个人说说话而已。”

  司马懿温和一笑,然后倒了杯水一饮而尽。

  “我在想,刚刚揽下这么大一个活,是否有些草率了?”

  “老爷,我不知道。”

  “是啊,你一个侍女,又能知道什么呢?

  雍州全境处处边防紧凑,长安城阙更是坚固无比。就算是几十万大军兵临城下,都够呛能轻松进入。

  难不成子丹大将军,是一个不会打仗的废物?”

  “这……这……”

  “哈哈哈,开个玩笑。”

  司马懿随手摆了摆,然后站起身:

  “这怎么可能呢。曹子丹对战事颇有研究,守城而已,不在话下。

  雍州又有如郭伯济这般将领,怎么也不可能将仗打成这个样子。想来是另有隐情。”

  他自言自语般将话说到这一步,然后突然闭口不言。

  “我出门一趟。你在家中稍作收拾。”

  说罢,他便撂下侍女,一个人晃晃悠悠地走到门前,推开门走了出去。

  说者未必无意,但听者着实有心。

  司马懿刚刚那般言论,就是在明着暗着表达一个雍州城防内有内鬼的事情。

  而他的矛头,很显然便指向了刚刚提到的二人。

  侍女觉得脊背发凉,便决定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

  她在院子中装模作样地收拾了几分钟,在心中默算了司马懿的行路速度后,匆匆跑出了家门。

  “上哪去啊?”

  她刚刚冲出门,一声熟悉的声音便在她背后响起。

  原来司马懿一直都没有走。

  他撂下那番言论后,便假意出门,实则一直静静站在门扉后。

  “老,老爷……”

  “先等等吧。这位侠女,谁才是你真正的老爷?”

  司马懿眯起眼睛,一只手抬起那侍女的下巴。

  侍女咽了一口唾沫,声音止不住地发颤:

  “奴婢,奴婢只有您一个老爷呀。”

  “你以为把消息带给曹休,他就有办法在这场败仗中为曹真找补?”

  司马懿的语气依旧是淡淡的,但每一句都让侍女身上渗出的冷汗增添几分:

  “陛下的意思很清楚,我也摸得很透。败仗不要紧,要紧的是战败的是谁。他曹真吃一场败仗,对于洛阳的各位来说,可未必都是坏消息。”

  司马懿笑笑,收回抬在侍女下巴上的手。

  “我喜欢说话。心中的想法埋藏久了,就需要一个口子都说出去。只是若是有人太善于聆听,往往就会让我很为难。”

  “噗!”

  他腰间的佩剑出鞘,径直捅进了那侍女的腹中。

  随后,他便用剑抵着那侍女的身子,将她硬生生推回了门后。

  随着大门轻轻的关闭,一条生命逝去的原因将永远被尘封。

  将那侍女的尸体挑到一旁后,司马懿蹲下身子,用那侍女的衣物轻轻擦去自己剑上的血。

  “所以我通常喜欢对着死人自言自语。辛苦曹文烈培养你这么久。”

  将剑收回腰间后,他才从容地走出家门。

  之后的事,自会有人帮他处理干净。

  他出门的这一趟,的确是为了帮陈群解决事情。

  只是解决事情的对象不是曹丕,而是曹叡。

  “殿下,下官有要事禀报。”

  洛阳最近各种流言四起,而且许多都与他有关。曹叡早早地便察觉到事情不对,恐被祸事连累,便一直闭门不出;

  但来拜访他的官员依然络绎不绝,虽说都是些无事献殷勤的小事,但也足以让他喝一壶的了。

  “将军快请起。是何要事,居然如此匆忙?”

  曹叡见来的是司马懿,更加不敢怠慢,连忙将他迎进屋中。

  “陛下近日身体偶患小疾,您可知晓?”

  “……自然是知道的。”

  司马懿不愿多废话,便不回话扫了周围一圈。

  “你们都先退下吧,我与将军说几句话。”

  曹叡见到眼神,便伸手斥去左右。

  “雍州的战事非常不理想。朝中大臣都认为此战不能再打,但陛下现在的情况,您也知道。

  恕我直言:册封您为皇太子就是早晚的事。眼下陛下不便执行决策,我们做臣子的,自然该来听听您的意见。”

  “您如何让我做出如此僭越的事情!这万万不可!”

  “并非僭越,而是不得不如此。群龙怎可无首?只要您一句话,这事情便优先办下去。无论陛下的病情如何发展,总归不至于让事态恶化。”

  司马懿的话里刚柔并济:

  “容我冒昧多嘴:陛下若是因这一道战事疏气血上涌,那究竟该是谁的责任?”

  若是曹叡什么都不知道那还好说,可现在司马懿已经将事情全部告诉他了,那他就无论如何也逃不脱干系。

  这是一艘没有退路的贼船。

  如此情景,曹叡便不得不服了软:

  “……那依将军所见,这仗还要打吗?”

  司马懿轻柔一笑,露出了一个泰然的表情:

  “打不得,但也停不得。眼下,正是不进不退,缓而相持为最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